Front Immunol:针灸在ST36点的抗炎作用

2023-03-22 August MedSci原创

此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针灸的潜在机制,并为未来与ST36针灸治疗作为炎症药物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提供信息。该文也有望为进一步的针灸实验和临床试验做出贡献。

炎症是一种生理保护过程,可防止外来伤害或感染。炎症不仅包括炎症反应,还包括恢复组织的步骤。炎症的生物学进展由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组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由炎症细胞产生,并诱导抗凋亡分子的编码基因。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可导致对组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并加重疾病状态,因此快速免疫系统的运作和炎症介质的正常调节很重要。

通常,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现代时期广泛用于对抗炎症。然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更接近于缓解病理症状,而不是完全治愈疾病。据报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通常会导致胃出血并增加肾损伤的风险。因此,针灸疗法作为治疗副作用较少的疾病的替代疗法之一正逐渐流行。

在传统中医(TCM)中,针灸是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在医疗应用方面,针灸疗法已被用于缓解疼痛和治疗各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慢性疼痛,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其他传染病。ST36(中文为足三里)是著名的穴位之一,位于腿部前侧,连接ST35与ST41的线上。ST36针灸具有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系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多种功效。特别是,最新的研究表明,ST36的电针(EA)通过驱动独特的交感神经途径和使迷走神经 - 肾上腺抗炎轴的机制调节内毒素诱导的全身炎症。

由于没有文献综述整理ST36针灸对整个炎症模型的影响,研究人员全面研究了靶区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并建议ST36针刺可以作为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因此,研究了与针灸抗炎作用相关的动物模型研究ST36,并分析了针灸ST36如何具有抗炎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研究者使用关键词“动物、针灸、ST36、炎症、免疫”检索了截至2021年7月的PubMed文献,检索了292篇文献。最终选择了69项研究来确定针刺在ST36的抗炎作用,并根据靶区对炎症介质的变化进行分类。43项研究涉及体液,27项研究涉及消化系统,17项研究涉及神经系统,30项研究涉及其他组织或器官。

在此项研究中,分析了动物文献,这些文献研究了ST36针灸治疗如何改变各种病理模型中的炎症相关介质。特定穴位针灸ST36通过调节体液、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或器官中的炎症相关基因表现出抗炎特性。

结果表明,ST36针灸的抗炎作用取决于迷走神经活动、脾神经、MAPK信号通路、TLR4/NF-κB信号通路、c-Kit信号通路、胆碱能抗炎通路、NEI网络、副交感神经传出通路激活、NGF/TrkA/TRPV1外周传入通路、CX3CL1信号通路、NLRP3/IL-1β通路、CB2R-p38信号通路、miR-155的抑制、 以及巨噬细胞极化调节。

有了这些结果,此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针灸的潜在机制,并为未来与ST36针灸治疗作为炎症药物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提供信息。该文也有望为进一步的针灸实验和临床试验做出贡献。研究者认为,此研究值得对针灸治疗的炎症抑制作用进行基础研究。

原始出处:

Oh JE, Kim S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ST36 Point: A Literature Review in Animal Studies. Front Immunol. 2022;12:813748. Published 2022 Jan 12. doi:10.3389/fimmu.2021.813748

作者:Augus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3-03-22 侠胆医心

    #针灸##足三里#,就是#ST36#,一个是国标标准,一个是中国命名。足三里#穴位#是有名的穴位

    0

相关资讯

FAN |苏州一附院:经皮穴位电刺激减少腰椎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围手术期TEAS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减少POCD的发生。

宁愿冒1%猝死风险,也要换99%机会用假设药物治愈的IBS,针灸效果如何?JAMA子刊公布中国答卷~

JAMA Netw Open:针灸治疗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一项试点随机临床试验

Front Public Health:电针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评价电针(EA)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一种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新型替代疗法

报告了一种新的鼻内针灸方法,该方法通过内迎香(EX-HN9)和碧丘穴治疗持续性AR(PAR),并对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治顽固便秘,还得老祖宗出手!JAMA子刊:电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缓解率绝对值升高超3成!

JAMA Netw Open:中国电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对癌症患者便秘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Am J Transl Res:针刺配合针刺拔罐有效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探讨针刺配合针刺拔罐治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