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 2014:维护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尊严

2014-08-13 会文 中国循环杂志

9日,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护理论坛共邀请来自国内外15位护理专家分享最新心血管病临床护理成果,内容涵盖心血管护理新进展、论文交流、心血管患者抗凝及心衰容量管理规范以及心血管危重患者护理规范。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发表了讲话并为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护理论坛现场,参会的白衣天使们在认真听报告 美国里诺内华达大学奥维斯护理学院的Lisa M. Black

9日,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护理论坛共邀请来自国内外15位护理专家分享最新心血管病临床护理成果,内容涵盖心血管护理新进展、论文交流、心血管患者抗凝及心衰容量管理规范以及心血管危重患者护理规范。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发表了讲话并为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护理论坛现场,参会的白衣天使们在认真听报告

美国里诺内华达大学奥维斯护理学院的Lisa M. Black 副教授着重指出针刺安全及预防行动的未来目标,包括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工具;新一代的保护性器具、无源设备等;正确的情境;正确的程序;正确的时间。

在不乏现代医疗手段的今天,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变得不那么自然了,反而增加了许多临床困惑: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应做什么?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重症护理注册护士杨宁女士引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最为著名的一句台词“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为起始,介绍了生命晚期照护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包括改变生活方法(预立指示)、改变治疗方法(姑息照护)以及改变善终方法(临终关怀)做了全面的解答。

杨宁女士的讲解让每位听者都理解了在面对晚期心脏患者时,除了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之外,维护患者舒适、质量和尊严的重要意义。

日本相泽医院心脏病康复中心科长、理学疗法士大見朋哲先生系统地介绍了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医疗三个阶段的实施内容、急性期心脏康复医疗的风险管理、运动负荷测试的判断标准等,利用诸多影像方法展示了心脏康复医疗的具体实施步骤,给予听者生动、直观的视觉感受。

台北荣民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的专科护理师谢婉珍女士就此领域护理知识和技能与听者进行了交流。她首先指出,照护患者强调的是“Team Work”,医疗团队中的每一位都很重要。

目前国内已有多种心血管疾病抗凝指南及治疗策略问世,但相关护理指南却仍未达成共识。针对这种现状,来自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ICU的张辰护士长从心血管疾病抗凝指南及治疗策略与护理提示、抗凝治疗原理、抗凝药物种类与作用以及抗凝治疗的护理规范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讲授。

慢性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是重中之重。阜外心血管病医院HFCU吕蓉护士长就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结出护士对于容量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大家分享,为正确护理心衰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会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Arthroplasty:全关节置换早期乘飞机不增加DVT发生率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行关节置换的患者比例在急剧增多。已经有较多文献报道,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较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事件。而乘飞机需要较长时间的坐位制动,被认为有较高的血栓发生风险。 如果是全关节置换患者早期需要乘坐飞机进行长距离的转运,是否会增加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呢,美国的纽约的学者就此有趣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乘坐飞机并不会增加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事件的相关风险,相关

JAMA Intern Med:导管定向溶栓联合抗凝或不适用于近端DVT

荷兰一项研究表明,与单纯抗凝相比,导管定向溶栓(CDT)联合抗凝未能降低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死亡率,反而升高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论文于7月2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此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3594例近端或腔静脉DVT患者,并通过倾向评分配对比较了接受CDT联合抗凝以及单纯抗凝患者的转归。主要研究转归为院内死亡率,次要转归包括出血并发症

COP: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不论是何种VTE预防方案最终都是为了减少出血和血栓造成的死亡率,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目前的干预措施均效果有限。虽然VTE被认为无法完全避免,但来自研究对象的数据并未发现住院病历的VTE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任何的减少。来自美国费城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alth System骨科的Nathan A. Wigner等对目前关于VTE预防、治疗和在创伤骨科方面的争议

BMJ: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要点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病率约为5%,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诊断并不会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急性期治疗,并且很少影响到VTE的长期治疗。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检测应告知患者相关的检测结果为何会改变治疗,未得到患者的同意不应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患者提供检测。 由于VTE的家族史

骨科大手术出血风险管理讨论

骨科大手术后通过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医生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然而,抗凝治疗可能增加围术期出血风险。如何在抗凝治疗与止血之间达到平衡,这涉及以下4个话题: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骨科大手术术后出血情况分析、骨科大手术术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置、骨科大手术术后抗凝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围绕上述话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庆铭教授

杨进刚:高血压领域不拘一格但趋势日渐明晰

6月13~16日,希腊雅典,2014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SH)联合会议召开。纵观大会,可以略知高血压发展趋势,其一是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研究进入收获期,一系列小型RCT公布,表明获益不大,SIMPLICITYHTN-3的事后分析似乎又看到了一些火花。其二是对夜间血压的关注度骤然提升,尤其是24h动态血压评估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来自我国李燕教授所报告的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