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乐伐替尼-派姆单抗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效果优于舒尼替尼

2021-04-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乐伐替尼-派姆单抗治疗较舒尼替尼相比,在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舒尼替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由于耐药性的发展导致疾病复发。

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乐伐替尼联合PD-1单抗派姆单抗或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对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效果

在这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随机接受乐伐替尼(每天口服20毫克)联合派姆单抗(每3周静脉注射200mg)、乐伐替尼(每天口服18 mg)联合依维莫司(每天口服5 mg)或者舒尼替尼(50 mg每日口服1次,每4周1轮,连续服药2周,随后停药2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

共有1069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乐伐替尼-派姆单抗组355人、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组357人、舒尼替尼组357人。乐伐替尼-派姆单抗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舒尼替尼组(中位数23.9 vs 9.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的危险比,0.39),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舒尼替尼组(中位数14.7 vs 9.2个月;危险比0.65)。乐伐替尼-派姆单抗组总生存期长于舒尼替尼组(死亡风险比0.66),但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组总生存期与舒尼替尼组相比无优势(风险比1.15)。82.4%的乐伐替尼-派姆单抗治疗组的患者出现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组为83.1%,而舒尼替尼组为71.8%。发生率超过10%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腹泻和脂肪酶水平升高。

研究发现,对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乐伐替尼-派姆单抗治疗较舒尼替尼相比,在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原始出处:

Robert Motzer et al.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or Everolimus for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April 8, 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21-07-30 小小医者

    #乐伐替尼#单独与舒尼替尼相比?

    0

  2. 2021-04-09 JZ Yang

    要看看乐伐替尼VS舒尼替尼

    0

相关资讯

J Clin Oncol:Pembrolizumab单抗作为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的开放标签、单臂、II期研究

程序性死亡1(PD-1)通路抑制剂尚未在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患者中进行前瞻性评估。

Eur Urol Focus:种族/民族影响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LE)是T1aN0M0肾细胞癌(RCC)患者临床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Sci Rep:循环肿瘤DNA作为转移性肾细胞癌中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表现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中,通过靶向深度测序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评估了其预测作用。

Eur Urol:高风险局部和局部晚期肾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的疾病复发、早期进展和总生存率预测

局部肾细胞癌(RCC)的风险分层严重依赖于回顾性模型,限制了其对当代队列的可推广性。

Eur Urol: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Atezolizumab或Sunitinib单药治疗疾病进展后使用Atezolizumab加Bevacizumab的疗效和安全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作为转移透明细胞肾癌(mRCC)的二线治疗尚未进行前瞻性评价。

Eur Urol:肾功能降低容易导致肾细胞癌的癌症特异性死亡?

最近的出版物报道了肾癌特异性死亡率(CSM)的增加与 "低于安全限度 "的肾功能降低之间的关联,并主张即使对可能的侵袭性/复杂性肿瘤也要进行部分肾切除术(PN)。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关联可能与混杂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