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TP53是巴雷特食管患者高级别进展的重要预测因素

2018-04-03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发现,TP53突变是巴雷特食管患者是否出现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该突变在异型增生或拷贝数发生实质性变化前就可以发现

巴雷特食管(BE)是食管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但仅有一小部分BE患者发展为肿瘤。生物标志物是识别进展高风险患者最有效的方法。近日研究人员就BE进展以及未进展患者活检基因组差异进行了研究。

研究招募了24名BE进展患者,其中包含高度分化不良患者 (HGD, n=14)和食管腺癌患者(EAC, n=10),同时招募了73名未进展BE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至少5年全内镜活检监测确证无HGD或EAC进展。采集患者组织样本进行致病突变、基因拷贝数和细胞倍性比较。

进展患者中TP53突变率为46%,而对照组患者仅为5%。在样本分析中,BE组织TP53突变导致患者进展风险增加13.8倍(95% CI, 3.2-61.0)。组间基因拷贝数和细胞倍性无显著差异。研究人员在57个不同基因中发现147个致病突变,进展期患者的平均致病突变数高于对照组(2.5vs1.2)。TP 53和其他体细胞突变在拷贝数变化有限的非整倍体样本中被反复检出。

研究发现,TP53突变是巴雷特食管患者是否出现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该突变在异型增生或拷贝数发生实质性变化前就可以发现。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Gut:DNA含量流式检测在巴雷特食管诊断和风险分层评估的应用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样本DNA流式检测可用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和发育不良风险分层评估,DNA含量异常与疾病进展程度相关

《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解读

虽然我国食管癌的组织类型以食管鳞癌为主,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胃食管反流病的增加,我国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有报道显示,在食管腺癌中有80%与巴雷特食管密切相关,而我国巴雷特食管的癌变率和西方国家相近,为61%左右。

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万宁)

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所以对早期食管腺癌的筛查是治愈食管腺癌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所在,而对巴雷特食管的筛查、诊治是预防食管腺癌的关键所在。因此,制定我国的巴雷特食管、早期食管腺癌的筛查与诊治共识亦尤为重要。然而巴雷特食管的诊断标准各国尚不统一,为避免采用不同诊断标准引起的争论,同时体现内涵及符合中国语言习惯,本共识采用“巴雷特食管”这一称谓,并由国内31位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学

Gastroenterology:巴雷特食管患者持续性内镜监控对生存期的影响

研究认为,食管腺癌早期确诊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

CLIN CANCER RES:CXCR4是PET/CT诊断巴雷特食管和食管癌的潜在靶标

巴雷特食管是导致食管癌的早期癌变阶段。巴雷特食管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检查和诊断,但目前因缺少特异性的标志,影像学起到的作用有限。在巴雷特食管和食管癌进展中慢性炎症和多种趋化因子通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ANN SURG:建立风险评分预测巴雷特食管进展

内镜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巴雷特食管且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但是那些患者需要接受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不足以准确预测哪些患者会进展为异常发育或腺癌。ANN SURG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一种可以有效预测巴雷特食管进展为异常发育或食管腺癌的评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