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食管腺癌及巴雷特食管患者与临床相关的DNA甲基化亚型分析

2018-06-12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人员对食管腺癌及巴雷特食管患者甲基化亚型进行了分析,证实了与临床相关的甲基化亚型特征,为食管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近日研究人员就食管腺癌(EAC)及其前体巴雷特食管(BE)的DNA甲基化亚型分类及特征进行了考察。

研究人员采集了59名非发育不良型BE、23名EAC、33名正常鳞状食管以及9名正常食管患者样本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使用递归分区混合模型识别甲基化子类型,采用包含243个EAC相关基因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法评估了9个BE和22个EAC样本的基因组变化,并结合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以确定表观遗传抑制基因。对EAC细胞系进行体外5-Aza-2'-脱氧胞苷(5-Aza-DC)、短发卡RNA敲除和抗癌治疗。

研究共确认了4种EAC及BE甲基化亚型,其中EAC高甲基化亚型(HM)中ERBB2激活事件数目最多,突变负担最重。PTPN 13受到HM亚型的异常甲基化所抑制,EAC中的抑制率为57%。在EAC细胞系中,5-Aza-dC治疗可恢复PTPN13表达,显著减少甲基化启动。EAC细胞中抑制PTPN13表达可导致ERBB 2/EGFR/src激酶通路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磷酸化增强。研究人员发现 EAC细胞对拓扑替康、SN-38和帕博西尼等治疗反应存在亚型特异性。

研究人员对食管腺癌及巴雷特食管患者甲基化亚型进行了分析,证实了与临床相关的甲基化亚型特征,为食管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ut:DNA含量流式检测在巴雷特食管诊断和风险分层评估的应用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样本DNA流式检测可用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和发育不良风险分层评估,DNA含量异常与疾病进展程度相关

PLoS Genet:全基因组测序显示食管腺癌与TLR通路基因非同义突变有关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食管癌的发展也总是伴随着炎症和菌群紊乱。EAC(食管腺癌)是食管癌中仅次于食管鳞癌的一种癌,大部来自贲门,少数来自食管粘膜下腺体。

Lancet oncol:食管腺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与表柔比星、顺铂联合卡培他滨的疗效对比。

对食管癌患者术前予以新辅助化疗比单纯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期。OE05试验评估增强新辅助化疗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是否可以在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期。

Lancet Oncol:表阿霉素/顺铂/卡培他滨新辅助治疗食管腺癌并不优于标准治疗

有研究显示,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能改善生存,但几乎没有研究单独针对食管腺癌,新辅助治疗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影响的高质量数据亦缺乏。英国Aldersona教授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发表UK MRC OE05研究,结果显示局部进展期可切除食管腺癌,4周期术前ECX和标准2周期术前CF相比,并不改善生存和HRQL。

Gastroenterology:Barrett食管患者疾病进展评估模型

研究认为,男性、吸烟、Barrett食管长度以及基线低度异型增生与Barrett食管患者疾病进展相关

Gastroenterology:巴雷特食管患者持续性内镜监控对生存期的影响

研究认为,食管腺癌早期确诊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