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杂志:China Peace亚组研究:中国心梗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建议严重不足

2018-02-12 卢芳 中国循环杂志

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干预,在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中会起到44%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干预,在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中会起到44%的作用。

不过,阜外医院李响等进行的研究显示,2001~2011年十年间,我国医生对急性心梗出院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改善建议率有所上升,但总体仍严重不足。

这些建议包括饮食建议、运动建议、控制体重建议、定期复查血脂建议以及戒烟建议。

结果显示,2001~2011年,大多数出院心梗患者未接受到上述任何建议,虽然该情况随时间推移有所好转,但即便至2011年,仍有一半以上患者未接受到任何建议。

即使接受到建议,多数接受1~2条建议,获得3~5条建议者寥寥无几。2011年接受到3~5条建议的比例为2.7%。



在上述5条改善生活方式建议中,建议率相对最高的饮食建议,2011年的比例尚不足40%;控制体重的建议率更是接近于无。2011年在体重指数≥24 kg/m2的人群中也仅为1.3%。



就中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而异,各区域未接受任何建议的情况差异较大,中部农村、西部农村地区十年间无明显改善。



研究者指出,有效的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基石,可有效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率及再入院率。而且患者多对医生提出的建议,尤其是个体化建议依从性较好。

此外,即便是偏远、欠发达地区也可开展生活方式的改善。但这项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对生活方式改善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存在明显忽视。

研究者表示,未来医疗质量的改善措施应该能将相关出院建议常规化、强制化。

该研究所用数据为China PEACE回顾性AMI研究数据,共纳入全国162家医院的16100份急性心肌梗死病历。

原始出处:
李响,关文池,张洪召,等.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建议的情况及十年趋势.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23-128.

作者:卢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9-01-18 feather89
  2. 2018-08-14 shanyongle
  3. 2018-02-12 Ramsey

    学习了.获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BCG绘中国社会办医前景图:近4000家公立医院要转制

不同种类、不同级别民营医院在数量上的悬殊指向一个结论——当下社会办医仍以规模小、技术能力不高的机构为主。随着政策向好、资金涌入、医生集团兴起,社会办医的角逐将更为激烈,怎样差异化发展才能生存?生存下来的医院又如何致胜?

当中国医闹发生在美国... 下场让很多人拍手叫好

医闹在中国虽然屡见不鲜,但在美国医闹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并且在法律上,对待医闹也是相当严厉。 据亲历者讲述,两周前,一名中国儿童在美国医院急诊就诊,其父亲和护士发生争执,后来院方报警。 下面这组图是相关的聊天记录,转述总是不如苍白的事实,来看看~! 简而言之就是: 在警察在场的情况下,这名父亲用手掐住护士的脖子。警察为将其制服,只好用枪托砸断了他的手臂,并在四天后将其遣返

前沿:新治疗策略或可抑制过敏性哮喘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一种利用腺病毒载体结核疫苗抑制过敏性哮喘的新策略。相关成果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医学杂志》上。

社会调查:“中国式家庭医生”该为我们做些啥

近日,一则“5亿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友甚至感叹“自己从未见过家庭医生,更未享受过家庭医生的服务。

2018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发布:中国101所高校入围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亚洲大学排名榜单7日在深圳出炉。榜单显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位列亚洲大学排名第二、第三名。据悉,今年的排名收录了来自于25个国家或地区的350多所大学。中国高校表现依然强势,共有101所高校入围,其中,内地高校63所、香港高校6所、澳门高校1所、台湾高校31所。亚洲大学排名前十高校中,有5所中国高校上榜。除清华和北大外,前十位还包括3所中国香港高校,分别是香港大学、香

报告建议:儿童青少年须增加中高强度运动

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每日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鼓励儿童青少年更多地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