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Intern Med:PCI vs CABG对冠心病患者全因及特异性死亡率的影响

2020-10-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相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5年,冠心病患者的全因、心脏性和非心脏性死亡风险均较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是相关临床研究的主要评估内容,但以全因死亡率还是心源性死亡率作为研究终点存在争议。近日研究人员在随机临床试验(RCTs)中比较PCI或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差异。

本次研究为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收集了MEDLINE(1946年至今)、Embase(1974年至今)和Cochrane图书馆(1992年至今)数据库数据,涉及PCI、药物洗脱或裸金属支架和CABG治疗冠心病的RCTs,报告了患者死亡率和/或病因特异性死亡率。排除了PCI介入性无支架血管成形术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是全因和原因特异性(心脏和非心脏)死亡率。

总计23项试验纳入本次研究,包括1362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829例接受PCI,6791例接受CABG;男性占研究人群的39.9%-99.0%,平均年龄范围为60.0-71.0岁,平均随访5.3年。与CABG相比,PCI患者的全因(发病率比:1.17)死亡率、心脏(发病率比:1.24)死亡率和非心脏死亡率(发病率比:1.19)均较高。

研究认为,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相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5年,冠心病患者的全因、心脏性和非心脏性死亡风险均较高。

原始出处:

Mario Gaudino et al.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With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October 12, 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0-11-06 ms2000001971593954

    学习了

    0

  2. 2020-10-13 旺医

    顶刊就是顶刊,谢谢梅斯带来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报道,我们科里同事经常看梅斯,分享梅斯上的信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