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孕前、孕期高血压刻不容缓!

2015-09-22 MedSci MedSci原创

美国心脏协会(AHA)宣布,,心血管疾病(CVD)是美国民众死亡的主要原因。2013年,共有399503名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儿童健康发展方向的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孕期出现并发症的女性在今后生活中面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怀孕期间,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类: 孕前便患有高血压——血压超过140/90mmhg.妊娠期高血压- 之前未患高血压,妊娠20周后诊断出高血压者则

美国心脏协会(AHA)宣布,,心血管疾病(CVD)是美国民众死亡的主要原因。2013年,共有399503名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儿童健康发展方向的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孕期出现并发症的女性在今后生活中面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怀孕期间,高血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孕前便患有高血压:血压超过140/90mmhg;

妊娠期高血压:之前未患高血压,妊娠20周后诊断出高血压者则为妊娠高血压(PIH)。
 
两种高血压都会导致孕妇出现子痫前期,这是妊娠期高血压的急危重症,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症状包括高血压和蛋白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以引起孕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既往研究表明,孕妇患子痫前期会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出现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Barbara A. Cohn博士认为,若孕妇在孕早期便发生子痫前期,则60岁以前患心血管疾病病死亡的风险很高。

研究公选去了15528名1959-1967年出生的孕妇,并对她们进行持续的随访和追踪。截至2010年,一共有 368名女性死于CVD,她们的平均年龄为66岁。研究发现,她们出现的并发症和死因与孕期出现的相应并发症有关。

研究表明,怀孕以前便患有高血压的女性若孕期或产后出现以下并发症,则患CVD并死亡的风险更高:

子痫前期——风险增加5.6倍;

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增加4.8倍;

早产——风险增加五倍。 

研究人员还认为,若孕妇出现糖尿或尿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则患CVD的风险增加4.2倍;若孕妇的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降低。则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7倍。 

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只有非裔美籍女性(占22%)同时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她们患CVD死亡的风险是普通女性的1.7倍;相反,白人、亚裔和西班牙裔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并死亡的风险并未增加。 

此外,研究人员调整了吸烟、体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相关因素。 然而,参与研究的女性怀孕后,有可能更换主治医生等,这意味着他们的治疗和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尽管存在这些局限,Cohn认为女性患心血管疾病并死亡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希望医生重点关注妊娠女性的健康状况,提早控制相关危险因素,警惕并发症的出现,避免今后生活中罹患心血管疾病。

原始出处: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may raise risk of death from heart disease later in life,MNT,Sep,22,201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6-09-03 szhvet
  2. 2015-09-23 x35042875

    解读EMPA-REG OUTCOME研究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在2015年EASD年会期间,揭晓了举世瞩目的降糖治疗试验EMPA-REG OUTCOME研究结果。

    0

相关资讯

201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第17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北京石景山区高血压联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7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9月17日-2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预期将有全国高血压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代表300余人以及医师代表20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将结合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研究

JAC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有种族差异

临床试验证据表明,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为基础方案治疗时,黑人与白人相比结果较差,但是这并没有在临床实践中被评估。该研究在高血压黑人与白人患者中,评估了和比较了ACE抑制剂为基础的方案对于全因死亡率,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复合结果的比较。研究人员在城市的医疗体系进行了434646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种族和处理曝光(ACE或无ACE)建立了4个暴露组(黑人ACE,黑人非

ESC 2015:高血压患者喝咖啡要谨慎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5年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对于未经治疗的一期高血压患者(年龄18岁至45岁),饮用咖啡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 即使“适度饮用咖啡”也会导致此类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升高,研究者指出,每天喝2至3杯浓咖啡的患者十年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是不喝咖啡患者的三倍。而每天四杯以上浓咖啡的“咖啡高摄入”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达到4倍。 另外,此类患者咖啡饮用量升高与患者高

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 高血压治疗指标下调刻不容缓(SPRINT 研究)

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 高血压治疗指标改变刻不容缓!在人们纪念9-11当天,可能忽略了纽约时报报道的另一则重要新闻,《Lifesaving study points to overhaul in treating high blood pressure》。美国联邦卫生部门正式宣布,一项最初由由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

管理血压,看日本专家怎么说!

日本著名高血压专家、自治医科大学循环器官内科主任Kazuomi Kario教授。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血压晨峰的概念,曾任日本高血压学会主席。  不设定降压目标值的降压干预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血压越低越好”。SPRINT验证了以上结论。直到血压降至120 mm Hg,也未出现“J”型曲线。 我所参与的HONEST研究[Kario,《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201

2015高血压年会:孙宁玲教授--如何用叶酸治疗高Hcy高血压患者(CSPPT研究)

孙宁玲教授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高血压病房主任、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高血压专业方面的工作,在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血管心功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实验性研究。在9月18日的2015高血压年会上,孙教授介绍了她和霍勇教授牵头进行的CSPPT研究的研究报告,在报告结束后,MedSci非常荣幸采访到了孙宁玲教授,以下是采访的内容:MedSci:孙教授,您好!您刚刚在大会上对C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