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 Hepatol: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研究

2017-08-12 zhangfan MedSci原创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种类以及程度与其他地区患者存在差异,应根据中国患者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肠道菌群的改变被认为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日研究人员就中国以及其他地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病例对照研究。计算了细菌计数的95%置信区间(CI)的标准化平均差(SMD)。研究收集了10项中国地区相关研究以及7个其他地区的研究。与健康对照相比,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和肠杆菌细菌计数标准化平均差分别为-1.42 (CI: -2.10—-0.75), -0.91 (95% CI: -1.31—-0.52), 0.83 (95% CI: 0.26—1.40)和0.57 (95% CI: 0.33—0.82),但类杆菌和肠球菌标准化平均差差异不显著。其他地区患者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标准化平均差为别为-0.76 (CI: -1.43—-0.09) 和1.17 (CI: 0.00—2.35), 但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差异不显著。研究发现,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种类以及程度与其他地区患者存在差异,应根据中国患者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原始出处: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4)
#插入话题
  1. 2018-05-08 许安
  2. 2017-08-24 虈亣靌

    学习啦!谢谢分享!

    0

  3. 2017-08-14 方舒

    学习

    0

  4. 2017-08-14 方舒

    学习

    0

相关资讯

Microbiome:肠与脑这对好基友:一方失调另一方就得病!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Mailman公共健康学院感染和免疫中心(CII)科学家研究发现并发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特异肠细菌群水平异常与慢性疲劳综合征/肌痛性脑脊髓炎(ME / CFS)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发表在Microbiome杂志上。 该研究阐明了肌痛性脑脊髓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体肠道细菌的不平衡问题。肌痛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特征在于运动后极度疲劳并伴有肌肉和关节痛,认知功能障

Microbiome:肠道微生物又和大脑功能相关了!猜猜这次是因为什么?

一项由美国UCLA的研究人员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了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病人身上关于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结构的两个秘密。这项关于IBS病人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大脑中涉及加工机体感觉信息的区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产生的信号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反之,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人体大脑的结构。此外,研究人员还对童年创伤、大脑发育与肠道微

Gut: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

后续的研究将持续关注低FODMAP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疗效的证据和机制,重视饮食对肠胃道疾病和共生微生物影响

Gastroenterology:益生菌以及FODMAP饮食对肠易激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低FODMAP可适当的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但造成这一改变的因素是总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还是乳糖等单一物质的摄入控制导致的,这一点尚不清楚。低FODMAP饮食并服用益生菌有助于缓解饮食控制导致的微生物数量减少

GASTROENTEROLOGY: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肥大细胞以及血管活性肠肽与肠道致病菌迁移的关系

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上皮组织致病细菌迁移能力以及数量增加,该过程与肥大细胞以及血管活性肠肽关系密切

J Gastroen Hepatol: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差异研究

Rome IV标准确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约是RomeIII标准确诊患者数的50%,但Rome IV标准更特异性的针对肠易激综合征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