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NSAID增加急性心梗风险证据确凿

2017-06-01 吴刚 环球医学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增加急性心梗风险的观点被普遍接受。2017年5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加拿大、芬兰和德国科学家进行的个体患者数据的贝叶斯Meta分析考察了真实世界中,NSAID使用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目的:旨在描述与口服NSAID使用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决定因素、时间过程和风险。设计:系统评价后一级贝叶斯个体患者数据M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增加急性心梗风险的观点被普遍接受。2017年5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加拿大、芬兰和德国科学家进行的个体患者数据的贝叶斯Meta分析考察了真实世界中,NSAID使用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

目的:旨在描述与口服NSAID使用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决定因素、时间过程和风险。

设计:系统评价后一级贝叶斯个体患者数据Meta分析。

数据来源:加拿大和欧洲医疗数据库的研究。

评价方法:从电脑化的药物处方或病例数据库中获取符合要求的研究,研究对象为普通或老年人群,并将记录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特异性结局。研究了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包括罗非昔布)和传统的NSAID,比较了NSAID使用者和不使用者的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并允许时间依赖分析,最小化混杂因素和错分偏倚的影响。

暴露和结局:包含特异性NSAID、其新旧程度、使用时间和剂量的药物暴露作为指标变量建模。结局测量为指数日期(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日期和对照的配对日期)时每种类别NSAID使用者vs前一年不使用者研究入组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摘要调整比值比,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后验概率。

结果:包含6146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46763名个体的队列纳入到本研究中。服用任何剂量的NSAID一周、一个月或超过一个月与心肌梗死风险的增加相关。使用1~7天,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概率(比值比>1.0的后验概率)在塞来昔布中为92%,在布洛芬中为97%,在双氯芬酸、萘普生和罗非昔布中为99%。相应的比值比(95% CI)分别为1.24(0.91~1.82)、1.48(1.00~2.26)、1.50(双氯芬酸,1.06~3.04)、1.53(萘普生,1.07~2.33)和1.58(罗非昔布,1.07~2.17)。较高剂量的NSAID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风险。使用超过1个月,风险并未超过使用稍短者的风险。

结论:所有的NSAID,包括萘普生,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增加相关。塞来昔布的心肌梗死风险与传统NSAID相似,比罗非昔布低。NSAID使用首月和较高剂量,风险最高。

多学科讨论记实:

通过研究NSAIDs真实世界使用中61460例心梗事件,研究人员发现,当前NSAID使用与急性心梗风险显着增加相关。这在所有传统NSAIDs中可观察到,包括萘普生。在此IPD荟萃分析中,塞来昔布的急性心梗风险不高于传统NSAIDs,且低于罗非昔布。

NSAIDs在首周使用中表现出心梗风险的快速开始。布洛芬(>1200 mg/天)、萘普生(>750 mg/天)和罗非昔布(>25 mg/天)高剂量使用8~30天危害尤大。易感作用的消耗是所有NSAIDs风险上涨的可能解释。对于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1周内出现急性心梗病例的单波。对于布洛芬、萘普生和罗非昔布,高剂量使用8~30天内,又出现心梗病例的随后波动。NSAIDs长期(>30天)使用,心梗风险可能更高(可能除了双氯芬酸)。这可能是由于那些对急性心梗更易感的患者在更早时间点被选出队列。NSAIDs对血压增长或肾功能恶化的数量差异可能导致易感作用的消耗。

本分析拥有和所有源于数据库的研究一样的局限性——测量配药或药物处方,而非实际药物摄入。

既往论文提供了对于来自数据库的研究中未观察到的混杂因素导致的偏倚性风险(肥胖、OTC阿司匹林或NSAID使用、吸烟、收入或受教育程度)的有用见解,表明无法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可能轻微低估心梗风险。

原始出处: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非甾体抗炎药致肾损伤“三宗罪”

    目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多种发热和疼痛症状的缓解。然而,伴随NSAID 的广泛应用,相关的副反应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发现,NSAID 存在潜在的消化道出血、心血管、肾脏、肝脏损害等风险。在短期、少量应用NSAID 时,副作用发生率低;若长期使用,尤其是在部分种类NSA

曲坦类药物加NSAID联合治疗难治性偏头痛

科罗拉多大学的Chantal O’Brien博士在由该校主办的一场内科学会议上报告称,对于曲坦类单药治疗无效的急性偏头痛发作,合理的联合治疗常常是正确选择。关键是要确定能同时作用于头痛相关性中枢和外周通路的联合治疗方案。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方案,就能中止头痛并降低短期复发率。 一种曲坦类药物加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必要时再加一种止呕药物,就是一个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在近年来的多项随机研究

Gastroenterology:NSAID与不同药物联用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低剂量阿司匹林、传统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在人群中应用广泛,而上消化道出血(UGIB)等胃肠道副作用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 Gastroenterology 杂志10月刊上发布了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结果,揭示了NSAID与不同药物联用的UGIB风险。这提示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胃肠道黏膜损害药物同时使用的危害性,用药前需要对接受NSAID个体实施详细的

Ann Intern Med:应警惕大出血和血栓栓塞风险

英国和丹麦联合研究表明,在房颤患者中,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为大出血和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短期应用NSAID亦与出血风险升高相关。论文11月18日发表于《内科学年鉴》杂志。 研究纳入1997-2011年间房颤住院患者150900例,中位年龄75岁,47%为女性。利用考克斯(Cox)模型评估NSAID与抗血栓治疗期间大出血和血栓栓塞的绝对风险。共有53732例(35.6%)

Stroke:NSAID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有关高危人群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与其脑血管事件风险关系研究尚有限,因此,台湾学者们评估了短期应用(30天)选择性和非选择性NSAID对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应用NSAID增加其罹患卒中的风险,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研究者提示,应对接受NSAID治疗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相关文章3月3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杂

Aliment Pharmacol Ther:选择性COX-2抑制剂+PPIs可显著降低NSAID相关胃肠道毒性风险

近期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联合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NSAID引起的胃肠道毒性风险。中国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和初级保健学院的Jin Ling Tang博士说:“选择性COX-2 NSAID联合PPI的费用很贵,并不对所有使用NSAID的患者推荐该组合。不过该组合是降低NSAID相关溃疡出血风险的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为比较当前预防策略降低NSAID引起的胃肠道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