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使用离体肺模型在超低剂量CT中检测人工肺结节

2018-01-04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实际场景下进行的这个实验结果说明超低剂量CT用于检测肺结节的可行性。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3种不同的超低剂量CT方案在通气离体系统肺部结节描绘中的图像质量。

4只猪肺在专用胸部模型内充气,并用n=195人工结节(0.5-1mL)制备。人工胸壁充满水以模拟人体胸部的吸收。使用低剂量(参考方案管电压120kV)和3种不同的ULD方案(相应的有效剂量:1mSv和0.1mSv)的2x192行CT获取图像。每个ULD方案使用不同的管电压:70kV,100kV锡过滤板(100kV_Sn)和150kV锡过滤板(150kV_Sn)。由两名观察者评估结节描绘(评分1-5,1 =不确定,5 =高可信度)。

195个人工结节的直径范围为0.9-21.5 mm(平均7.84 mm±5.31)。使用100kV_Sn和70kV ULD方案(分别为4.14和4.06)的ULD评分最好。两个方案没有显著差异(p=0.244)。

ULD 150kV_Sn的平均得分为3.78,显著低于100kV_Sn ULD方案的平均得分(p =0.008)。

在实际场景下进行的这个实验结果说明超低剂量CT用于检测肺结节的可行性。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物联网辅助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最近中国肿瘤中心公布的中国肿瘤年发病人数为429.16万例(男251.21万例,女177.95万例),其中肺癌年发病人数为73.33万例(男50.93万例,女22.40万例),年病死人数为61.02万例(男43.24万例,女17.78万例),也均居中国肿瘤之首。此外,由于诊断偏晚,我国肺癌5年存活率仅为15.6%。为改变这一现状,需

Radiology:CT图像上亚实性肺结节分级有益于增强诊断腺癌的特异性!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它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周围型肺癌瘤体直径≤2cm者称为小肺癌,直径≤1cm者称为微小肺癌。小肺癌并不完全是早期肺癌,特别是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文献报道有20%左右的小肺癌患者有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因此一些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本研究为了评价利用常规CT标准鉴别部分实性(PS)和

Radiology:计算机辅助CT图像小结节特征在诊断早期肺癌的附加价值

肺小结节影是肺内的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在0.3-0.5cm的高密度病灶称为肺内的小结节。肺内的小结节影可以见于很多原因,比如肺结核的增殖性病灶、肺结核球、炎性假瘤、肺囊肿、肺腺瘤、错构瘤以及肺癌、转移瘤等等,都可以有类似的表现。本研究旨在验证与胸组放射科医生读片相比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方法是否能够在肺癌筛查中对小肺结节的诊断提高阳性预测值(PPV)和降低假阳性率,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

Eur Radiol:就问你怕不怕?!CT检查偶然发现外周肺结节,会不会是肺癌呢?

外周肺结节(PFNs)是胸部CT非常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往被认为是一种非恶性病变。然而,尚缺少对前期肺癌筛查结果数据的补充。因此,研究人员进行该项研究,并将结果发表在Eur Radiol上。

PLoS One:CT扫描中肺结节的恶性风险评估

计算机模型和人类观察者在区分恶性肿瘤和随机良性结节上表现相当,证实了在人群筛查研究中计算机模型用于结节风险评估的巨大潜力。

2017 Fleischner学会肺小结节指南解读及临床应用要点

胸部CT图像中发现肺小结节的情况非常多见,医生基于患者的临床背景和CT影像特征对这些结节作出处理,对判读标准和处理建议,不同共识和指南有不同的观点。Fleischner学会于2017年2月发布了偶然发现的肺小结节的处理指南,2017年6月又发布了肺小结节测量建议。本文将Fleischner指南与ACR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结合,解读临床工作中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应用指南,尽量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