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microb Agents Ch:非中性粒细胞减少重症患者预防IFI的更佳药物是……

2017-12-28 梁舒瑶 环球医学

2017年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上的一项试验贯序分析、网络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分析,考察了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重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的最佳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2017年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上的一项试验贯序分析、网络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分析,考察了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重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的最佳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前,对重症患者使用抗真菌干预措施,在微生物方面已得到证实,而首选药物仍然存在争议。

通过系统文献检索识别出比较非靶向抗真菌治疗应用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和经证实的IFI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及试验序贯分析(TSA)和网络荟萃分析(NMA)获得间接证据,采用决策分析模型从患者视角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总体上,19项RCTs包括2556名患者(7个干预)被纳入。同安慰剂/无干预相比,非靶向抗真菌治疗不能显着降低全因死亡率(比值比[OR]=0.89,95%置信区间[95%CI]=0.70-1.14),但能降低经证实的IFI发病率(OR=0.45,95%CI=0.29-0.71)。TSA显示有充足的证据支持这些结果。在NMA中,在预防经证实的IFI时,仅氟康唑与安慰剂/无干预的主要结局存在显着差异(OR=0.35,95%CI=0.19-0.65)。根据中国的药物和医院费用,相对于安慰剂/无干预,氟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每生命年节约的增量成本效益比分别是US$889、US$9,994和US$10,351。相对于安慰剂/无干预,非靶向抗真菌治疗能显着降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重患者经证实的IFI率,但没有死亡益处。在耐受性良好的抗真菌药物中,氟康唑仍是唯一能有效用于IFI预防的药物且价格显着低于棘白菌素。

原始出处:
Wang Y, Xie J, Xing Y,et al.Choosing Optimal Antifungal Agents To Prevent Fungal Infections in Nonneutropenic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Pharmacoeconomic Analysi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7 Nov 22;61(12). pii: e00620-17. doi: 10.1128/AAC.00620-17. Print 2017 Dec.

作者:梁舒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