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利剑”具有双面性 保护为善用之基

2017-11-17 索思 健康界

事物常具有多面性,抗菌药物也不例外。“抗菌药物是医生用于治疗、挽救病人的武器。”对抗菌药物的药用价值,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如此表示。而在抗菌药物带来的细菌耐药问题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主任王曼丽介绍,2016年门诊抗菌药物患者使用率在全国总体水平达到10.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步下降,这个趋势应该是稳中向好的

事物常具有多面性,抗菌药物也不例外。

“抗菌药物是医生用于治疗、挽救病人的武器。”对抗菌药物的药用价值,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如此表示。

而在抗菌药物带来的细菌耐药问题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主任王曼丽介绍,2016年门诊抗菌药物患者使用率在全国总体水平达到10.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步下降,这个趋势应该是稳中向好的。”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官员利千基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充分肯定中国14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布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年—2020)》。他希望中国不仅能促进社会各方共同提高应对感染性疾病的能力,还能将先进的实践经验推广到国际。

与会专家们表示认可,并指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提高认识是关键,而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以下两个不同以往的思考角度,而这有利于加深抗菌药物的认识。

合理用药后的暴露问题:隔离


“对不合理用药的控制已有成效,那合理用药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刘大为提出思考,对于同样是抗菌药物暴露的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免疫低下的患者存活时间以及占住院病人比例肯定会越来越高,“这是世界普遍趋势,但在这组患者身上,耐药菌的暴露问题,我们在院内和院外如何控制?”

对于这种角度的思考,张宗久表示以后医院要重视,他思考后提出解法,对于细菌耐药的问题,首先要抓住病源——谁感染了什么,然后正确用药。

其次,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医院在准确地捕捉到感染者后,应做感染者的隔离管理,“不要让院感去传播二、三代,要打断耐药传播链。”而这个链条不只在院内,还须延伸至患者家庭之中。以日本为例,在追踪到感染者后,经过诊断,会给他贴标签予以注释,在医院和家庭中同步隔离,“隔离的结果,就是患者携带的耐药菌不再传代。”张宗久对这种做法表示认可。

最后,就是通过停药,恢复药性。张宗久举例,瑞典、丹麦等国耐药率低的原因,除了切断传播源措施以外,就是停用已经耐药的药物。他分析,在脱离现场后,细菌的耐药性会有所恢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停用了一种耐药性达到70%-80%的抗生素,20年以后的90年代末期再使用时,其治疗杆菌、球菌样样灵。”

医疗外感染:来自鱼的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刘又宁为抗菌药物的关注范围定调,他认为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是全人类、全社会的问题,因为不只在医疗界能够使用抗菌药物,农、畜牧业等整个环境也都会被涉及。

刘又宁介绍,我国社区感染比较严重的是对喹诺酮耐药的大肠杆菌,他认为诸多间接证据已证明这与饲养动物有关。他举例,因为喹诺酮价格低廉,在渔业使用,可防止鱼类死亡,而人久食此类鱼肉,便会产生耐药性,“本来喹诺酮治疗尿路等感染是很好的药,但在我国行不通,因为有近一半大肠杆菌对喹诺酮耐药。”

对此,张宗久深表认同。他认为既然抗菌药物是利器,就要将它保护好,不能滥用,而应善用,使之一直有用。对此,他指出,国家已把管理落入行动之中,不仅对全民进行培训、宣传和教育,在外围层面也对饲养环境等可能造成社区细菌耐药的问题予以规范。

张宗久拿起一本书——《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的报告(2017年版)》,“这是一个科学报告,客观地、实际地反应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反应了各国参与的国际交流情况,也反应了我们的部级联系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

健康界经过阅读此书后发现,书中写明了在2016年,农业部和兽药管理部门采取的实质性行动,在兽药里面进行的管理措施;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环境部门出台了新的方案和标准,进行环境监测管理,河流环境水体一系列管理等具体行动。

“为了下一代长大后仍能有药可用,我们应该从儿童,学校做起,进行教育。”刘又宁建议学习日本的经验,在日本,大夫会到学校里教儿童如何洗手,进行感染认识的培养。

随着问题有了解答,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徐英春认为,在未来,不仅耐药监测数据上会看到变化,而且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也会得到相应结合,使成就更加显着。


作者:索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重组人血浆磷脂转运蛋白(PLTP)以防止细菌生长并治疗败血症

血浆磷脂转运蛋白(PLTP)在脊椎动物物种中普遍表达。 它具有结合和转移许多两亲化合物的能力,包括磷脂,未酯化的胆固醇,二酰基甘油酯和生育酚等。虽然目前对血浆磷脂转运蛋白(PLTP)进行研究,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背景下进行,但它也与与参与先天免疫的蛋白质具有同源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在转基因兔新品种的乳汁中制备了有活性的重组人PLTP(rhPLTP)。我们成功地使用rhPLTP作为外源性治疗蛋白

Int J Microbiol:聚胍可抑制两种常见的口腔细菌

本研究评估了聚胍(CatDex)对两种口腔细菌的抗菌性能。将葡萄糖酸氯己定1340 μmol L−1(CHX 0.12%)作为对照组。使用BHI培养基培养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使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和Kirby Bauer法测定细菌敏感性和抑菌活性。为研究试剂的副作用,也就是毒性,使用牙髓干细胞(DPSCs)进行检测。使用荧光的细胞毒性和共聚焦显微镜来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无论何种浓度

Int J Nanomed:纳米材料联合银粒子可显著提高其抗菌效果

由于临床治疗中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耐药性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联合抗生素与银纳米颗粒的治疗是提高抗菌效果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体外研究已经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但目前尚未进行体内试验。本文旨在探究大鼠感染模型中Ag局部给药并联合全身抗生素用药的作用。在钛植体表面制备载银纳米粒子二氧化钛纳米管,以用于银离子的缓释。分别在体外使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纸片扩散法,以及

Sci Rep:使用Ag包裹药物可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

目前存在很多基于聚合物、生物材料和氧化物的药物持续释放的基质。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未有使用金属家族作为持续释放药物的基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即将镇痛药物包裹在金属银中,用于缓释药物。研究人员制备了布洛芬@Ag、萘普生@Ag、曲马多@Ag和布比卡因@Ag复合材料。研究人员还提供了金属内药物释放的详细动力学分析,表明金属确实可以作为药物释放的储存库。此外,研究人员还探究了Ag

J Dent Res:整合抗菌物质至植入体表面的效果观察

随着关节置换、脊柱外科手术和牙齿种植的数目日益增多,目前急迫需要应对植入体相关感染的方法。除了严格的消毒,还有一种有效的可以预防破坏性并发症的方法就是生产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特性的植入体。重要的是,这种植入体在牙植入环境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活性,因为它埋藏在富含糖蛋白的唾液流体中,而富含糖蛋白的唾液可以增强细菌粘附和传播以及生物膜的形成。然而,要设计这样一种抗菌表面,在抗菌活性和需要植入体与骨环境相互作

Nanoscale Res Lett: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及细胞毒性如何?

近年来,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已经开始应用于手术植入物的表面修饰中。然而,G和GO的生物安全性和抗菌能力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通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同培养来评估体外G和GO的生物安全性,并通过将材料植入小鼠肌肉组织中观察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10μg/ml是G和GO的安全临界浓度。当浓度超过10μg/ml时,G和GO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抗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