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大部分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未能随时间推移维持稳定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2016-08-13 MedSci MedSci原创

据发表于JAMA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部分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未能随时间推移维持稳定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该研究发现挑战了人们的一贯看法:华法林预后好的患者应继续使用华法林而不应换成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可大大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但是其治疗窗很窄(INR值,2.0-3.0),且与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有关。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不需要药物检测,且与华法林的效果及安全性相似,甚至可

据发表于JAMA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部分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未能随时间推移维持稳定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该研究发现挑战了人们的一贯看法:华法林预后好的患者应继续使用华法林而不应换成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可大大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但是其治疗窗很窄(INR值,2.0-3.0),且与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有关。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不需要药物检测,且与华法林的效果及安全性相似,甚至可能优于华法林,但是价格较华法林更贵。关于既往一直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是否应该改为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一直存在争议。

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美国176家诊所的3749名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43%为女性,治疗后前6个月仅26%的患者能保持至少80%的INR在2.0-3.0之间。这些患者中,仅34%的患者能在下一年中仍稳定的NIRs。

无论患者基线时期INR是否稳定对后一年是否仍可保持稳定并无太大的预测价值。研究开始时80%及以上INR处于目标范围内的患者中, 36%的患者在下一年中至少有一次极端INR。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设定目标INR为2.0-3.0时由于出血或更高的机械阈值医生可以获得更低的INR值。

总而言之,该研究表明,华法林的长期稳定性很难预测,且质疑了这一看法:既往的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华法林。

原始出处:

Jacqui Wise. Most patients taking warfarin do not maintain stable INR values. BMJ 2016; 354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i4402

Pokorney S, Simon D, Thomas L, et al. 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s in patients taking long-term warfarin therapy. JAMA2016. doi:10.1001/jama.2016.9356.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2)
#插入话题
  1. 2016-10-09 ylzr123

    好文,从这里学习了好多新知识,新信息。赞了!

    0

  2. 2016-09-25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值得关注

    0

  3. 2016-09-03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相关资讯

PLoS One: SAMe-TT2R2评分预测中国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的控制情况

背景:华法林用于房颤患者(AF)卒中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治疗范围的时间(TTR)。研究者旨在评估SAMe-TT2R2分数对中国应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的预测能力,其TTR是众所周知的差。方法:这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1997到2011间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SAMe-TT2R2分数将其进行分层,采用Rosendaal方法计算TTR。TTR> 70% ,SAMe-TT2R2分数的预测

OCC 2016:指南中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原则

在2016年OCC大会5月28日的血栓病论坛上,北京安贞医院的聂绍平教授介绍了指南中推荐的比伐卢定、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在临床抗凝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BMJ:多药疗法背景下阿哌沙班与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比较(ARISTOTLE)

研究者对ARISTOTLE(2006-2011年,多中心、双盲、双模拟试验,阿哌沙班可减少房颤患者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研究结果进行了事后分析,涉及18201名参与者,探究越来越多的伴随药物背景下,阿哌沙班和华法林对房颤治疗的差异。ARISTOTLE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为每天2次5 mg阿哌沙班组(n=9120)或华法林组(以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2.0-3.0为目标;n = 9081)。事后分析

BMJ: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可替代华法林作为房颤患者的常规治疗

研究者使用了2011-201年的3个丹麦全国数据库进了一项全国观察性队列研究,比较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与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该研究共纳入了61678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没有使用过口服抗凝剂,没有瓣膜性心房纤颤或静脉血栓栓塞史。根据治疗类型对患者分组:华法林(n = 35 436,57%),达比加群150 mg(

PLoS One:与华法林和达比加群相比,利伐沙班的依从性较好

对美国市场研究数据库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比较非瓣膜房颤患者应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的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的持久性和停药率。受试者为2011年11月1日和2013年12月31日之间新诊断为非瓣膜房颤患者,这些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和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招募基线CHA2DS2-VASc评分≥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代码(427.31),并且口服抗凝开始前有

Srtoke:既往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依度沙班VS华法林

房颤及曾有卒中(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在抗凝下仍有较高再发脑血管事件风险。在这个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我们对比了使用华法林和依度沙班在有或没有既往 IS/TIA病史患者中情况。 研究方法:ENGAGE AF-TIMI 48(心源性梗死房颤栓塞病人中下代Xa因子抑制剂有效抗凝48号研究)是由21105位随机分配到华法林组(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中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