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2]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解读

2012-09-03 邓涛 不详

    8月29日,在ESC2012年会上。由9个不同学会(ESC,EAS,ISBM,ESO,ESH,EASD,ESCG,IDF-欧洲,以及EHN)组成的的大工作组,第五联合工作组,花两年时间完成的2012 ESC临床实践指南: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已经在大会上公布。     和2007版相比,新指南更简短并且更清晰。此外,新指南加入了众所

    8月29日,在ESC2012年会上。由9个不同学会(ESC,EAS,ISBM,ESO,ESH,EASD,ESCG,IDF-欧洲,以及EHN)组成的的大工作组,第五联合工作组,花两年时间完成的2012 ESC临床实践指南: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已经在大会上公布。

    和2007版相比,新指南更简短并且更清晰。此外,新指南加入了众所周知的ESC建议的方法,一种平行分类GRADE。该方法允许被认为是偏倚、不一致或不正确的证据降级,或将不可能存在偏倚的观察性数据和正确一致的结果升级。这有助于在无法进行和解释健康行为随机临床试验时评估心血管疾病预防证据。

    新指南的一处关键信息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死亡和发病的最大原因,但原则上是可预防的。

    尽管CVD死亡率在一些国家正在发生变化,但仍很高,并且在很多其他国家仍在上升。预防可发挥作用:在死亡率正在下降的国家,超过半数的CVD死亡率下降与危险因素的变化相关,40%与治疗改善相关。

    新指南围绕5个话题进行组织:什么是心血管疾病预防,为何需要预防,预防有哪些获益者,如何应用预防,应向哪些地方提供预防项目。上述5个主要部分中的每一个都以概述和关键信息开始。

    着名的SCORE系统得以保留,但被进一步优化,强调了去年的血脂指南所描述的HDL胆固醇和相对风险。

    综合所有信息——血脂、血压、亚临床疾病、器官损害—新指南定义了4类CVD风险:极高度、高度、中度和低度。新指南给出了降脂药、饮食、吸烟、运动和行为危险因素方面的可靠建议。读者阅读起来非常愉快,适合所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务者阅读。

作者:邓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