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utoimmunity: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PG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

2022-08-06 彼岸河边草 MedSci原创

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PGN)诱导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而枯草芽孢杆菌PGN驱动天然非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

目的微生物组和影响正常免疫和自身免疫发展的免疫反应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并不完全了解微生物组如何影响天然类和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肽聚糖(PGN)是细菌细胞壁的一种成分,具有高度抗原性。来自不同细菌的PGN的免疫调节活性可能不同。

方法C57BL/6MRL/lpr小鼠腹腔注射盐水或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的 PGN。分选脾脏抗双链DNA (dsDNA) IgG + B 细胞用于 B 细胞受体测序。分析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和肾损伤。此外,在女性中评估了血浆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

结果C57BL/6 /MRL/lpr 小鼠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PGN诱导类天然抗dsDNA自身抗体(例如,IgM、短暂的IgG 反应和无组织损伤),而金黄色葡萄球菌PGN诱导致病性抗dsDNA自身抗体(例如,长期的IgG生成、低IgM ,自身抗体介导的肾损伤)。然而,血清总IgG没有差异。在来自C57BL/6小鼠的脾抗dsDNA IgG + B细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GN诱导的抗体具有减少的克隆性和更大的IGHV3-74超突变。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PGN通过toll样受体2促进IgG类转换重组。与对照女性相比,SLE女性的血浆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水平升高,并且与狼疮相关自身抗体和肾脏受累水平相关。

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PGN诱导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而枯草芽孢杆菌PGN驱动天然非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

出处:Ning W, Cheng D, Howe PH, Bian C, Kamen DL, Luo Z, Fu X, Ogunrinde E, Yang L, Wang X, Li QZ, Oates J, Zhang W, White D, Wan Z, Gilkeson GS, Jiang W. Staphylococcus aureus peptidoglycan (PGN) induces pathogenic autoantibody production via autoreactive B cell receptor clonal selection, implication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Autoimmun. 2022 Jul;131:102860. doi: 10.1016/j.jaut.2022.102860. Epub 2022 Jul 8. PMID: 35810689.

作者:彼岸河边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R:谷氨酰胺酶2通过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氧化防御促进CD4+ 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

该研究结果表明,谷氨酰胺酶同工酶GLS2通过支持抗氧化防御在CD4+ T细胞产生IL-2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它们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来纠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T 细胞产生IL-2。

氯喹和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症状的影响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的皮肤病很常见。许多干预措施用于治疗 SLE,具有不同的疗效、风险和益处。

还在担心化验单像“天书”!这份SLE指标详解千万别错过!

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化验单的解读都是每一位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化验单有哪些门道呢?小编带大家一起抽丝剥茧,仔细梳理一下。

A&R:B细胞特异性缺失CR6相互作用因子1通过激活小鼠模型中的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 6和致病性滤泡辅助T细胞驱动狼疮样自身免疫

B细胞中CR6相互作用因子1 (CRIF1)的消耗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从而激活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在CRIF1缺陷型B细胞炎症状态会促进致病性Tfh细胞的发育,从而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A&R:亲环素D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研究亲环素D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Autoimmunity:GILZ调节I型干扰素释放并隔离STAT1

在SLE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GILZ)对调节TLR激活的IFN有重要影响。鉴于IFN途径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地位,该研究为GILZ可能成为替代糖皮质激素潜力的治疗靶点增加了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