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教你看懂抗核抗体谱

2022-01-17 陈嘉杰 岭南风湿

解读抗核抗体。

在风湿专科就诊时

医生常会要求检测自身抗体

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

有哪些临床意义?

检查结果又该如何解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身抗体的那些事

 

什么是自身抗体?

正常情况下,抗体是构建身体免疫屏障的重要成分,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之所以要接种各种疫苗,为的就是让身体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从而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图片

然而,有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身体会产生一些变异的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免疫系统的叛乱分子,不仅对身体没有保护作用,还会对身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损害,诱发疾病。
 
自身抗体的种类很多。在正常人的血液中甚至可以检测出少量的自身抗体。
  • 当自身抗体浓度低于一定水平时,并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

  • 只有当抗体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才会导致身体发病。其中,最为常见的自身抗体是抗核抗体(ANA)。

何为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简单点说,就是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众所周知,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是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的中枢。抗核抗体会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等物质造成伤害,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而诱发各种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
 
抗核抗体其实并不是指单一的某个抗体,而是指一系列抗体,统称为抗核抗体谱,包括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等。这些抗体有些集中在某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出现,具有特指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如何解读抗核抗体?

图片

 

第一步:首先关注抗体滴度

常见的抗核抗体滴度包括1:100、1:320、1:1000、1:3200。一般认为抗核抗体1:32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若抗核抗体1:100却同时伴有特异性抗体阳性时也可认为有临床意义。
 
第二步:鉴别抗核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阳性可见于多种情况,看到异常结果先不用紧张,不妨比对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自己无法确定时,找专科医生就诊。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PM)、系统性硬化症(SSc)、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2)健康人群:有研究指出,健康人群中ANA的阳性率高达11.27%,且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但是大部分为低滴度(1:100、1:320)。

(3)其他疾病

  • 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 慢性感染:如寄生虫、结核杆菌感染等;

  • 肝病:如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

  • 其他系统疾病:如器官移植后、终末期肾病、I型糖尿病等。

 

如上图中,患者抗核抗体滴度1:1000,即便没有后面的那些抗体异常,也考虑存在自身免疫疾病,但具体是哪种自身免疫疾病,还要结合异常的抗体以及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图片

部分抗核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看到该抗体阳性要高度怀疑相应的自身免疫疾病。

总结

 

以上内容仅仅只是自身抗体的一小部分,不能涵盖所有。随着学科的发展,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虽然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但是自身抗体检验结果并不能独立确诊疾病,临床上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检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所以,当体检发现自身抗体异常时,建议您还是第一时间找风湿免疫专科医生诊查为宜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4):275-280.

作者:陈嘉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RD: 糖皮质激素初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短期剂量和持续时间依赖性糖皮质激素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之前的6个月和1年间隔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RA患者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每日剂量≥5 mg,累积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增加与CVE风险增加有关。

ARD:MUC5B突变携带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终生风险

间质性肺病(ILD)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关节外并发症。根据已知最强的肺纤维化风险因素(一种MUC5B启动子突变),评估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的终生风险。

Arthritis Rheumatol:类风湿关节炎的粘膜外形成及分泌型抗体的预后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诱导的机制尚不清楚。抗瓜氨酸蛋白(ACPA)的自身抗体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在诊断前几年在血清中检测到,并对关节炎的发展有预后作用。

Ann Rheum Dis:新冠疫苗第二次接种对类风湿关节炎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血清学应答的重要性

接受DMARD治疗的炎性关节疾病患者对第一剂疫苗的体液反应较小,但对mRNA疫苗接种的最终反应良好。因此,对于接受DMARD治疗的炎性关节炎患者来说,两次全程免疫的是有效的疫苗接种反应所必需

ARD:类风湿关节炎不同类型治疗成功的基线预测因子

RA治疗成功的预测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早期RA中,状态目标的预测可以通过较低的疾病活动基线水平来实现。性别和疾病持续时间可能会提高状态目标的可预测性。

ARD: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影像学进展的轨迹簇:与临床变量的关联

本研究通过根据患者的Sharp-van der Heijde评分(SHS)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形状对患者进行聚类,从而识别RA的影像学损伤轨迹。开发模型根据基线特征预测RA的进展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