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冠脉搭桥治疗伴有糖尿病和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效果更佳

2018-02-24 MedSci MedSci原创

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冠脉搭桥术(CABG)在多血管冠脉病变(CAD)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已经被大量报道,但是这些临床研究大部分均排除了左室功能不全(LVD)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PCI或者CABG是否会改善CAD伴糖尿病和LVD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包括死亡、卒中、心梗和反复的血管再生的复合发生率。结果显示,相比于CABG组患者,PCI组患者

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冠脉搭桥术(CABG)在多血管冠脉病变(CAD)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已经被大量报道,但是这些临床研究大部分均排除了左室功能不全(LVD)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PCI或者CABG是否会改善CAD伴糖尿病和LVD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包括死亡、卒中、心梗和反复的血管再生的复合发生率。结果显示,相比于CABG组患者,PCI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更高,并且在射血分数35%-49% 和 <35%组患者中的死亡率均更高。卒中发生的风险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在射血分数<35%患者中,PCI组患者的心梗发生风险更高,反复的血管再生发生风险也更高。

研究结果显示,长远来看,冠脉搭桥治疗多血管冠脉病变伴糖尿病和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低。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丝氨酸和一碳代谢在心肌病理性肥厚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压力的负荷作用下,心室会出现病理性肥厚,失代偿后会导致心衰。这种病理性肥厚是由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以线粒体产能损害为特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剪切变异体CnAβ1在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的小鼠模型是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CnAβ1小鼠和CnAβ1敲除小鼠(CnAβ1Δi12)。压力负荷过大引起的心肌肥厚是通过主动脉结扎诱导。小鼠的心功能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发现,心肌细胞

JACC:遗传在心肌致密化不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心肌致密化不全(NCCM)的临床预后多样,从无症状到心衰、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遗传因素、临床特征和临床表现在成年和儿童NCCM中的关联。本研究纳入了来自4个不同临床中心的327名NCCM患者,并将其分为三类:1、有遗传突变的,占32%(81个成年人和23名儿童);2、可能有遗传易感因素的,有家族史但没有突变的,占16%(45个成年人和8名儿童);

JACC:心梗伴心衰患者如何评估卒中发生风险?

不伴有房颤的心梗患者也会有发生卒中的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出一套评估心梗伴心衰和/或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的评分体系。本研究纳入了来自4个临床试验的22904名无房颤的心梗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是卒中,死亡视为竞争危险因素。经过平均1.9年时间的随访,有660名(2.9%)患者出现了卒中,这些患者的年龄更大,女性更常见,并且更容易抽烟和高血压,另外,这些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更低,有心梗、心衰、

JACC: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风险更大,预后更差

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和冠脉搭桥术(CABG)后的冠脉左主干病变(LMCAD)患者发生新发房颤的风险尚属未知。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PCI和CABG术后的左主干病变患者发生新发房颤的发病率和3年预后。本EXCEL临床试验纳入了1905名LMCA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PCI组和CABG组,随访观察其临床预后。在1812名无房颤的手术患者中,有162名(8.9%)患者在血运重建后2.7 ± 2.5天

Circulation:性别——心血管风险的社会决定因素!

心血管疾病(CVD)发病和转归的社会梯度已得到充分证实。美国心脏协会的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结果的社会决定因素科学声明倡导者将超越生物科学的突破转向一个关注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民族,社会支持,文化以及获得医疗保健和居住环境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遏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实际上,这种转变好处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它可以增强与预防和治疗有关CVD进展的积极效果,同时减少导致CVD发病和结局的卫生条件的不公平。尽管

JACC:肺动脉高压相关发病率与患者的死亡风险呈明显相关

一般认为,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肺动脉高压(PAH)是预后不好的征兆,然而,PAH相关发病率与预后的相关性没有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中证实。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用SERAPHIN 和GRIPHON临床研究的数据评估PAH发病事件对后续死亡风险的影响。在SERAPHIN研究中,出现有PAH事件患者3个月的死亡率要高于无PAH事件患者([HR]: 3.39; 95% [CI]: 1.94-5.92)。在GRI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