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泛素活化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用于癌症治疗

2018-01-17 海北 MedSci原创

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UPS)包含了负责维持细胞内蛋白质体内平衡的酶网络。该途径的治疗潜力已经通过多个UPS调节剂的临床成功得到证实,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性酰亚胺药物(IMiD)等。

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UPS)包含了负责维持细胞内蛋白质体内平衡的酶网络。该途径的治疗潜力已经通过多个UPS调节剂的临床成功得到证实,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性酰亚胺药物(IMiD)等。

最近,来自Takeda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TAK-243(以前也被称为MLN7243)是一种有效的基于机制的泛素活化酶(UAE)小分子抑制剂。UAE是调节泛素缀合级联的主要的哺乳动物E1酶。TAK-243的处理可以导致细胞内泛素缀合物的耗尽,导致信号传导的破坏,蛋白毒性应激的诱导,以及引起细胞周期进程和DNA损伤修复途径的损害。 TAK-243的治疗能够诱导癌细胞的死亡。并且在原发性人类异种移植的研究中,该药物在耐受剂量下显示出了抗肿瘤活性。

由于其特异性和效力,TAK-243具有作为癌症治疗新方法的潜力。


原始出处:

Marc L Hyer et al. A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of the 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 for cancer treatment. Nature Medicine, 2018; DOI: 10.1038/nm.447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季加孚:肿瘤领域如何实现精准医疗的3R理念

季加孚理解的精准医学,是指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涵盖一个大数据,两个体系,三个精准,四个工具。

Autophagy:肿瘤相关TGFB1的非常规分泌方式

TGFB1(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在发育,纤维化和癌症中发挥驱动作用的潜在细胞因子。它被合成为前结构域生长因子复合物,其需要连接到LTBP(潜伏的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然后被有效地分泌到细胞外的空间中去。

各种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影像图(附病例多例)

十二指肠良性及恶性肿瘤的各种影像表现(附病例),值得收藏!

Nat Microbiol:我国学者合作研究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520108022,81502374,81230045,81372244)等资助下,中山大学曾木圣课题组和哈佛大学Bo Zhao教授课题组合作,在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phrin Receptor A2 is an Epithelial Cell Receptor for EpsteinBarr Viru

软组织肿瘤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4岁,2006年7月无诱因发现右上臂三角肌区域一枣大小软组织肿物,轻压痛,当地医院行单纯切除,未行病理检查。两个月后发现肿瘤复发,当地医院行穿刺活检未得到明确结果的情况下,再次行肿物切除,病理结果为“横纹肌肉瘤”。术后一个月再次发现肿块遂于2006年12月来我院治疗。

NEJM:免疫治疗不良事件十问十答

免疫疗法为晚期肿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但随之而来的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表了综述。该综述主要针对免疫治疗的不良事件,提出了十个热点问题,并作相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