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华法林或损害造血功能!科学家发现华法林可能改变骨髓微环境,与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有关

2019-05-31 奇点糕 奇点网

华法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剂,被数千万人用来预防血栓。毫无疑问,作为一款传奇的药物,华法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华法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剂,被数千万人用来预防血栓。毫无疑问,作为一款传奇的药物,华法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最近德国科学家Daniela S. Krause领导的团队却发现,华法林可能会增加老年人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风险。而MDS有很高的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华法林会抑制骨髓中多种蛋白的功能,破坏造血作用,且还会损害人类的造血干细胞,减弱其移植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血液》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是Divij Verma。

此外,他们还对超过50万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MDS的人使用华法林的比例,远高于未患MDS的人使用华法林的比例,差距达到150%,而新型口服抗凝剂与MDS的关系则不是很明显。这两个研究暗示,华法林的使用可能与MDS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进而增加白血病的风险。(目前这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还未正式发表)


Daniela S. Krause博士

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血管遍布全身,又极易破损,造成血液流失。为了防止血液流失,人体进化出了两套凝血系统。

第一套凝血系统与血小板有关,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被激活,与其他血细胞一道形成凝血块,防止出血。第二种凝血系统则是由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组成,能引发“凝血瀑布”,形成凝血块,同样可以防止出血。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血小板常会因过度激活,在动脉血管中形成血栓,引发中风、冠心病、肺栓塞等疾病。而凝血因子则易在静脉系统和心脏心房形成血栓,造成房颤和静脉血栓。

血小板引起的血栓,常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而凝血因子引起的血栓,则需要用到抗凝血药物了,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抗凝血药物就是华法林。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能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阻止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的合成,防止血栓形成。

华法林最初被当做一种灭鼠药来使用,1951年,一位对生活失望的美国大兵想用华法林自杀时,却让临床科学家意外发现了其抗凝血作用,由此,开启了华法林作为抗凝药物的光辉历史。

但是,作为一种抗凝药物,华法林不可避免地会破坏人体的止血功能,因此,出血是华法林常见的副作用。在随后的时间里,人们发现华法林的副作用不只限于出血,其还被发现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紫趾综合征、钙化等少见的并发症。

人们在研究华法林副作用的过程中还发现,作为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会破坏很多蛋白的功能,包括多种凝血因子、蛋白C、蛋白S、骨钙蛋白、骨膜蛋白等维生素K依赖的蛋白,而这些蛋白很多都与骨髓里的造血作用有关。


曾经的华法林(图片来自drugsdb.com)

Krause博士怀疑,华法林可能会改变骨髓环境,破坏造血作用。

于是,他的团队在小鼠中进行了检测。不出意外,他们发现华法林降低了小鼠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并且使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PSC)的集落形成能力足足减弱了7.6倍!而给小鼠补充维生素K后,其造血功能便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华法林使移植失败的造血干细胞的增多

研究人员还发现,华法林会减少骨髓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并破坏其生理功能。而巨噬细胞在骨髓中会帮助造血干细胞休眠,维持造血作用的平衡。随后,他们通过实验证实,华法林会抑制骨膜蛋白与HPSC上整合素β3的结合,进而抑制其下游p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到细胞周期。

这些证据表明华法林确实会破坏小鼠的造血作用。那其在人体中的影响又如何呢?

研究人员检测发现,与不服用华法林的人相比,长期服用华法林的人,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要明显减少,虽然并没有超出正常范围。而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人,情况则要好不少。

此外,当分别将使用华法林或NOAC的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上后,发现来自服用华法林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存活率更低。这些证据都表明,华法林可能会破坏人类的造血作用,而这可能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风险。


MDS(图片来自yashodahospitals.com)

于是,研究人员在大规模人群中进行了调查。他们对5464258名70-79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患MDS的人,使用华法林的比例为14.66%;未患MDS的人使用华法林的比例为5.76%,经多因素调整后,风险比为2.49。与此同时,在他们的研究中,NOAC的使用情况与MDS发病率的相关性,则不是非常明显,这个比例分别为4.74% 和3.29 %。

更详细的结果,研究者们还未公开,他们表示会在未来的文章中发布。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MDS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为每10万人中2.4~12人,在老年人中会相对高一些[6]。所以,对于目前正在服用华法林的人,我们建议您不要私自停用该药,而应去征询医生的建议。

不过,考虑到我国MDS发病率不断上升的现实,这个问题有必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希望后续能有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用药。

原始出处:Verma D1, Kumar R2, S Pereira R2, et al. Vitamin K-antagonism impairs the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and hematopoiesis. Blood. 2019 Apr 19.

作者:奇点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lood:口服抗凝剂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口服抗凝剂是常用药物,副反应风险高。熟练的药物相互作用管理对确保安全有效的应用这些疗法至关重要。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药物有修饰细胞色素2C9、3A4或两者合剂。修饰P-糖蛋白的药物可能与所有的DOACs存在相互作用,细胞色素3A4的修饰剂可能与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相关作用。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消炎药和血清素能药物(如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任何口服抗凝药物联合使用时,均可增加出血风险,应定期

Eur Heart J:用艾多沙班或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体重指数与预后的关系

由此可见,BMI增加与卒中/ SEE风险降低,生存率提高独立相关,但与出血风险增加有关。BMI范围从18.5到40以上的个体服用艾多沙班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JACC:极低体重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DOACs vs 华法林

目前,对于非瓣膜性房颤(AF)和极低体重(50kg)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和比较DOACs和华法林对极低体重AF患者的效果。本研究纳入了韩国国家数据库中的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体重≤60kg的AF患者(DOACs n=14013;华法林 n=7576),并用倾向性评分调整两组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DOACs 与更低的缺血性卒中

Circulation:采用阿哌沙班预防血栓形成是否需要考虑患者体重?

指南提示:体重过重(>120kg)或过轻(<60kg)的患者慎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的口服抗凝药,因为缺乏这类人群的相关数据。ARISTOTLE试验是关于阿哌沙班(与华法林对比)降低房颤患者中风和其他血栓事件风险效应的随机性研究,共包含18201位受试者。现研究人员根据体重(≤60,>60–120,>120 kg)对ARISTOTLE试验的受试者重新分层,采用Cox回顾模型来

Lancet Haemat:沙班类抗凝药用于病态肥胖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是否可媲美华法林?

关于静脉栓塞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的研究很少有专门针对病态肥胖(BMI≥40kg/m2)患者的,抗凝药在这类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Margarita Kushnir等研究人员开展一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针对2013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Montefiore医疗中心就诊的BMI≥40kg/m2的采用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华法林预防静脉血栓或房颤的患者(≥18岁),评估阿哌沙班

Neurology:误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先天性变异:临床陷阱

23岁女性,罹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服用华法林治疗,表现为急性化脓性关节血肿,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