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Cardiol: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

2018-03-06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积极的、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似乎有助于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将含有脂质核心的易损斑块转成更稳定的钙化斑块。

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治疗方法。然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成的直接影响仍然是难以捉摸的。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以人群为基础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颈动脉斑块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17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者来自于人群为基础的鹿特丹研究,这些受试者(平均年龄为72.9岁,46%为女性)接受了颈动脉MRI检查以确定有无颈动脉钙化、脂质核心和斑块内出血。有关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持续时间和剂量信息是从所有参与者的用药记录中获取。研究人员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他汀类药物使用与斑块成分之间的关系。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较高的钙化存在相关性(OR为1.73,(95%可信区间为1.22-2.44))。长时间使用加强这种相关性(10至48个月的OR为1.82[95%可信区间为1.00-3.33];>48 个月的OR为1.74 ,95%可信区间为1.09-2.77,相比于≤10个月的OR为1.65,95%可信区间为0.94-2.89)。但只有当服用他汀类药物10个月以内时,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也与具有较低的脂质核心相关(OR为0.66,95%可信区间为0.42-1.04) 。任何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与更高的钙化有关,而只有高剂量(DDD >1.33)与较低的脂质核心相关。

由此可见,积极的、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似乎有助于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将含有脂质核心的易损斑块转成更稳定的钙化斑块。

原始出处:

Blerim Mujaj,et al. Statin use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plaque composition: The Rotterdam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 https://doi.org/10.1016/j.ijcard.2018.02.11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Hypertension:中心和肱动脉血压、他汀类药物和LDL-C相关性分析!

总之,LDL-C降低只与他汀类使用者血压降低的一小部分有关,并且似乎主要与舒张压的改善有关,而非LDL-C介导的途径大多与脉压成分的变化有关。

Int J Cardiol:他汀类药物对无缺血性心脏病的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的疗效分析!

由此可见,他汀治疗与HFpEF患者,特别是那些没有IHD的患者的预后相关。

JACC:老年人群他汀一级预防六个问题,衰弱、合并症及多重用药的老年人须警惕不良反应

随着老龄化进程和人群寿命的延长,全世界≥65岁的老人越来越多,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主要的老年人群“杀手”。在美国,到2030年,ASCVD患病率将增加43%。

Circulation:他汀类药物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截肢和生存期的影响!

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特别是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并未被PAD患者充分利用。这是第一个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表明PAD诊断时使用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与服用低剂量他汀类药物以及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肢体截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Ann Intensive Care:他汀类药物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的宿主反应有影响吗?

2018年,发表在《Ann Intensive Care》上的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考察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宿主反应的影响情况。

BJOG-INT J OBSTET: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或他汀类药物与癌症的关系

根据发表于《国际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中,没有发现二甲双胍或他汀类药物与卵巢癌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