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昆明动物所利用树鼩精原干细胞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

2016-12-30 佚名 生物谷

摘要:1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赵旭东课题组和姚永刚课题组共同完成的题为Long-term propagation of tree shrew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offspring 的

摘要:1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赵旭东课题组和姚永刚课题组共同完成的题为Long-term propagation of tree shrew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offspring 的研究论文,该文报道了他们首次建立的树鼩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成功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实现了树鼩基因修饰技术的重大突破。




A. 培养40代的树鼩精原干细胞系;B. 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树鼩精原干细胞;C. 基因修饰精原干细胞移植到受体睾丸中;D. 左边为表达GFP的转基因树鼩。

1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赵旭东课题组和姚永刚课题组共同完成的题为Long-term propagation of tree shrew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offspring的研究论文,该文报道了他们首次建立的树鼩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成功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实现了树鼩基因修饰技术的重大突破。

树鼩是一种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相较于啮齿类实验动物,树鼩在遗传进化地位及生理生化特征上均更接近于灵长类。并且,树鼩相比于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诸多优势,包括体型小、生殖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等。然而,缺乏遗传操作手段严重制约了树鼩作为实验动物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由于树鼩早期胚胎收集和胚胎移植技术的难题目前均未解决,通过树鼩精原干细胞进行遗传修饰,可为树鼩遗传操作另辟蹊径。

在昆明动物所研究员郑萍等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李朝晖等首先成功筛选到细胞表面标记分子Thy1可用于富集树鼩睾丸中的精原干细胞,并发现Wnt/?-catenin信号通路及树鼩睾丸支持细胞对于精原干细胞维持其增殖及干细胞特征至关重要,据此改善了树鼩精原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并建立了多株可长期稳定传代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系(图A)。这些体外长期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可稳定表达外源基因(图B),也可以利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编辑。基因修饰后的树鼩精原干细胞移植到经白消安处理的雄性受体树鼩睾丸内,可以产生基因修饰精子,通过自然交配从而获得基因修饰子代树鼩(图C、D)。

该工作解决了树鼩研究中缺乏基因操作技术的瓶颈难题,为树鼩作为新型实验动物的广泛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李朝晖为论文第一作者,郑萍、赵旭东和姚永刚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XDB13000000 and XDA01010203)、云南省(2015HA038)以及昆明动物所“135”项目资助。

原始出处:

Li CH, Yan LZ, Ban WZ, Tu Q, Wu Y, Wang L, Bi R, Ji S, Ma YH, Nie WH, Lv LB, Yao YG, Zhao XD, Zheng P.Long-term propagation of tree shrew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successful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offspring.Cell Res. 2016 Dec 23. doi: 10.1038/cr.2016.156.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重磅!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干细胞、基因编辑、免疫治疗等“上榜”

导读  继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多次提及医药一词,且明确“点名”基因编辑、免疫治疗、干细胞等多个热门领域后,国务院在最新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再次明确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视。《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Cell Reports: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的新方法

由于很难获得功能完整的人神经元,在实验室研究神经紊乱面临着巨大挑战。而最近一项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技术可以在实验室快速高效地培养出与神经紊乱相关的神经元,这或许为神经紊乱疾病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根据释放的神经递质种类,神经元可以分为激活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如分泌谷氨酸盐的神经元是激活性神经元,分泌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元则是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是

真正的强心针!科学家首次利用成人干细胞修复新生儿心脏

11月28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室中,一个仅仅4个月大的小男孩儿Josue,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手术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Sunjay Kaushal博士和Si M. Pham医生给他的心脏中注射了干细胞[1],希望能帮助这个患有先天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的孩子更好地“活下去”。Josue和

科学家成功将人皮肤细胞转化为睾丸样细胞,恢复睾酮,治疗男性性腺功能减退!

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是影响几乎三分之一的男性的疾病。最常见的治疗选择是睾酮替代治疗,但可能有重大的副作用。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发展表明,性腺机能减退的替代治疗可能很快实现。 睾酮是男性在青春期期间的性,认知和身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激素。 随着年龄增长,睾酮水平自然下降,但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是一种身体产生异常低水平的睾酮的病症。 这种降低可导致情绪紊乱,性驱动力下降,以及肌肉和骨骼强度的降低。 与

真正的强心针!科学家首次利用成人干细胞修复新生儿心脏

Josue和他的父母11月28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室中,一个仅仅4个月大的小男孩儿Josue,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手术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Sunjay Kaushal博士和Si M. Pham医生给他的心脏中注射了干细胞[1],希望能帮助这个患有先天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的孩子更好地“活

男性福音!利用干细胞可生成睾酮间质细胞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

近1/3的老年男性受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困扰,而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治疗选择是睾酮替代疗法,但是这种治疗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包括静脉血栓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近日,来自中国暨南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表明,或可利用干细胞来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tem Cell Reports。睾丸间质细胞可产生雄激素,然后雄激素可合成睾酮,新的研究发现涉及将成人的皮肤细胞直接转化成睾酮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