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如何合理防治——一个争论的话题

2017-10-13 陶贵周 医学与哲学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脂质数量和质量的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同时还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血脂通常以脂蛋白的结合形式存在,所以血脂异常通常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互相作用,促进全身动脉硬化的发生,据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近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因此,防治血脂异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脂质数量和质量的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同时还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血脂通常以脂蛋白的结合形式存在,所以血脂异常通常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互相作用,促进全身动脉硬化的发生,据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近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因此,防治血脂异常对提高广大群众生命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血脂异常,首先我们要了解脂蛋白及其代谢的基本知识,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血脂,那么它在体内是如何进行代谢呢?着重介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何在体内代谢。胆固醇代谢:食物中的胆固醇(外源性)在肠黏膜被吸收后,在体内构成细胞膜,并生成各种类固醇激素、胆酸盐等存在于组织中。未被吸收的胆固醇随大便排出,饮食、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饥饿、低脂饮食、高纤维饮食或肝脏吸收胆固醇增多可使胆固醇浓度减少,当然调脂药物也直接影响胆固醇血液中的浓度。此外,还有一个胆固醇逆转运途径,即高密度脂蛋白降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再循环。甘油三酯代谢:来自于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即外源性甘油三酯,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以乳糜微粒的形式存在。由小肠和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构成脂蛋白,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液,通常称之为内源性甘油三酯。无论内源性还是外源性来源过多或者是分解代谢紊乱都可以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症。
  临床上习惯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进行好坏之分,好的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所以好,它有几个功能:(1)清除组织中的胆固醇,并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2)与低密度脂蛋白竞争,降低组织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利用;(3)促使甘油三酯水解,减少脂肪的堆积;(4)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对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因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有防止动脉硬化发生的作用,故习惯上称为好的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脂蛋白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相对分子较小,很容易穿过动脉壁,进入血管内膜下层,刺激并促进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当因为血脂代谢障碍时,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聚集在动脉壁内,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机理是泡沫细胞增多形成脂核,脂核过多使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增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刺激和促进动脉硬化的作用,故习惯上称为坏的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上将血脂异常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通常是指原因不明确,多数专家认为是基因突变或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家族性脂蛋白异常血症,是某些基因突变或缺陷所致,有关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不合理膳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超重及肥胖、吸烟、过度饮酒、高龄等。继发性血脂异常多数专家认为是患者已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继发的血脂异常;同时某些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属于继发性血脂异常的范畴。
  研究证实,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肥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统称为代谢综合征。它们之间有互相促进、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关系。心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肥胖、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最有效的心血管预防策略:一是群防群治;二是个体化战略,主要是针对高危的患者进行重点防治,同时并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目前,国内外有关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层出不穷,这导致国内对血脂防治有较大的争论,本次圆桌会议围绕着如何有效地进行血脂防治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讨论平台,希望通过此圆桌会议,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防治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宣传、普及防治血脂异常科普知识,建议群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脂异常患者,要按照个体具体情况参照指南及有关循证医学证据以达到最有效的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及控制,防止其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提高广大群众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作者:陶贵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J Prev Cardiol:体育锻炼对他汀治疗血脂异常有何帮助?

2017年6月,发表在《Eur J Prev Cardiol》的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了他汀联合锻炼治疗与他汀单一疗法在治疗血脂异常患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BMC Public Health:北大研究称,女孩小时候挨饿长大后易高血脂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马军教授等研究发现,小时候经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挨过饿的女性更容易患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亮点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在2007 版指南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扩增与完善。新版指南从11 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具体推荐,本解读对其中最具中国人群特色、最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三方面更新与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即血脂(胆固醇)理想水平、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与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郭远林 李建军

EUR HEART J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血脂异常患者中,匹伐他汀加依泽替米贝降低LDL-C的疗效研究

目前的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有关,而LDL-C降低疗法的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即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事件。近日,在医学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面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文章旨在阐明强化降低LDL-C疗效。研究人员使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和依泽替米贝治疗血脂异常和高危冠状动脉疾病,其目标LDL-C低于70 mg/dL(1.8

2017年AACE/ACE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简介

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 AACE) 与美国内分泌学会( ACE) 联合颁布了2017 年血脂异常管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防指南。新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 ( 1) 继续强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重要性。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相应的LDL-C 的目标值,其中极度高危人群、儿童或青春期人群的LDL-C 目标值较2012 年AACE血脂指南有所调整; ( 2) 推荐根据年龄选

多廿烷醇治疗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多廿烷醇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调脂药,由甘蔗蜡提纯获得。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显示,多廿烷醇可显著降低LDL-C、TC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短期和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广泛讨论,形成《新型调脂植物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促进了临床医生对多廿烷醇的认识和在适宜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