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饮食模式与克罗恩病缓解时间及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

2020-05-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克罗恩病(CD)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改变有关。本项研究调查了缓解期CD患者饮食摄入模式与基线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饮食干预对食用非多样化饮食(NDD)的患者的影响。

背景和目标: 克罗恩病(CD)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改变有关。本项研究调查了缓解期CD患者饮食摄入模式与基线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饮食干预对食用非多样化饮食(NDD)的患者的影响。

方法: 研究人员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招募了40名处于缓解期的CD的门诊患者。根据3天的食物记录,将食用较低植物性,较高红色和经过加工的肉类饮食的患者分配为NDD组(n = 15),并接受为期12周的结构性饮食干预。所有其他患者被分配到饮食多样化(DD)对照组(n = 25)并接受常规治疗。最后测量粪便微生物群组成,短链脂肪酸(SCFA)和钙卫蛋白水平。

结果: 在基线时,NDD和DD组的粪便微生物β多样性不同(p = 0.003)。NDD组具有较低的Faecalibacterium和更高的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相比,DD组的相对丰度(3.3±5.4% VS 8.5±10.6%; 6.9±12.2% VS 1.6±4.4%; p ≤0.03)。这两个属表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r s = -0.60,q = 0.0002)。粪便丁酸酯与费氏杆菌呈正相关(r s = 0.52,q = 0.002)。饮食干预12周后,两组之间的微生物β多样性没有差异(p = 0.43)。NDD组证明费氏杆菌增加(p <0.05,GEE),与干预结束时的DD组相似(p = 0.84)。我们没有发现饮食与粪便SCFA或钙卫蛋白有关。

结论: 饮食模式与缓解期CD患者的特定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对摄入NDD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

原始出处:

Zhengxiao Zhang. Et al. A diversified dietary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a balanced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Faecalibacterium and Escherichia/Shigella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in remission.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Gastroenterology H: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停止美沙拉嗪治疗而使用生物治疗不会增加不良结局的风险

克罗恩病(CD)患者停止美沙拉嗪治疗而转向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TNF)药物治疗效果如何,目前知之甚少。

Clin Gastroenterology H:炎性肠病患者出院后60天内急性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很高。本项研究评估了IBD患者中与再次入院出现VTE的时机和危险因素。

J Gastroenterology: 肽353抗体可作为小儿克罗恩氏病的诊断标志物

据报道,各种血清学标志物,例如抗糖蛋白2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在克罗恩氏病中可用于诊断。目前,有人提出,针对克罗恩氏病肽353(一种新提出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抗体在日本成年人中比抗酵母菌更有用。

IBD: 胆囊切除术对克罗恩病患者长期疾病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胆囊切除术(CCY)是最常进行的腹部手术之一。但是,CCY在改变胃肠道生理和解剖结构(例如克罗恩病(CD))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表征。

JCC: 严重克罗恩氏病炎症患者产生的类固醇可维持连接蛋白的改变

目前,人们对克罗恩病(CD)中肠上皮屏障(IEB)功能丧失的潜在机制了解甚少。本项研究测试了从CD患者的独立肠道隐窝产生的人类小肠否可以作为合适的体外模型来分析在患者标本中观察到的IEB的变化。

JCC: 克罗恩病术后早期内镜下复发的特点是明显的微生物群再定植

背景和目标 肠道菌群失调与克罗恩病(CD)有关,并可能在术后疾病复发(POR)中起重要作用。本项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探究了回盲肠切除术后粪便和粘膜微生物再定植,以鉴定与复发相关的微生物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