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 二甲双胍与依维莫司和/或生长抑素类似物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中无明显作用

2018-08-31 MedSci MedSci原创

有文献报道二甲双胍具有抗癌作用。然而,尚不清楚使用血糖和二甲双胍是否会影响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患者的预后。因此本项研究探究了用依维莫司和/或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pNET患者的血糖与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联,以及二甲双胍使用与PFS之间的关联。

背景与目的
有文献报道二甲双胍具有抗癌作用。然而,尚不清楚使用血糖和二甲双胍是否会影响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患者的预后。因此本项研究探究了用依维莫司和/或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pNET患者的血糖与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联,以及二甲双胍使用与PFS之间的关联。

方法
研究人员对1999年至2015年期间在意大利24个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445例晚期pNET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定义为使用血糖控制药物和/或空腹血糖水平≥126mg / dL,血红蛋白A1c≥6.5%(48 mmol / L),或随机葡萄糖≥200mg / dL( 11.1 mmol / L)。在抗肿瘤治疗之前或期间,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糖尿病组以及未患糖尿病组。在糖尿病患者中,研究人员评估了二甲双胍使用与PFS之间的关系。

结果
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2.0个月)的PFS显着长于非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1个月)。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PFS明显长于非糖尿病患者(中位PFS,44.2个月),并且比接受其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长(中位PFS,20.8个月;风险比,0.49; 95%置信区间,0.34-0.69;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 二甲双胍与较长的PFS相关。 二甲双胍与接受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患者和接受依维莫司的患者(有或没有生长抑素类似物)的PFS增加有关。

结论
在这项对pNET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较长的PFS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Cancer:黄连素增强了乳腺癌的化疗敏感性,并通过剂量编排的AMPK信号通路诱发细胞凋亡

黄连素增强了乳腺癌的化疗敏感性,并通过剂量编排的AMPK信号通路诱发细胞凋亡

Cell Physiol Biochem:冲击波疗法通过增加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自噬活性影响心肌细胞存活

基础研究表明冲击波治疗(SWs)可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的表达;可增加心肌有效灌注;可改善急性心梗死后的左室重塑。床试验也很好的证明了冲击波治疗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尚没有研究阐述SWs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自噬活性之间有何种关联。

PLoS Biol:饮食限制通过调节神经抑制性代谢产物的耗竭影响学习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在从人类到秀丽隐杆线虫的物种中,饮食限制(DR)都能带来很多好处,包括提高学习能力。但是DR对学习过程产生益处的确切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是通过改善细胞健康状况和延长有机体生命还是通过影响特定的神经调节机制?

Cell Death Dis: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关联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作为多种细胞类型的祖细胞起作用。其分化过程中成骨和脂肪形成倾向之间的关联是由于信号传导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的调节。然而,在代谢应激期间的脂肪形成过程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表明RUNX2是AMP激活激酶(AMPK)的新型底物,其直接磷酸化RUNX2的DNA结合结构域中的丝氨酸118残基。体外MSC谱系分化模型中的结果证实,活化的AMPK和RUNX2-S118磷酸

Blood:AMPK-ACC信号通路可调节血小板磷脂含量、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血栓形成

中心点:在血小板中,AMPK-ACC信号通路是调节原发性止血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机制。AMPK-ACC信号可通过调节血小板磷脂含量来调控胶原蛋白诱导的花生四烯酸(TXA2)合成、致密颗粒释放。摘要:在凝血酶或胶原蛋白的刺激下,血小板中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α1被激活,发生磷酸化,进而抑制乙酰CoA羧化酶(ACC)。鉴于ACC对于脂肪酸合成至关重要,而脂肪酸对血小板激活又必不可少,因此,

Int J Med Sci:褪黑素通过AMPK激活减轻氧化应激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

氧化应激通过增加骨吸收或减少骨形成在衰老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褪黑激素可通过抗氧化、抗炎和保骨作用发挥有益作用,或可预防氧化应激抑制的骨生成。然而,褪黑激素拯救氧化应激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的特定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探究了褪黑激素对AMPK的激活是否调节人MSCs中氧化应激和成骨分化之间的拮抗串扰。 结果显示,褪黑素通过激活AMPK和上调FOXO3a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