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超龄儿童艾滋病检测遇到的麻烦

2014-06-18 佚名 生物谷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伦敦城市学校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少儿隐私和监护的关心会阻碍诊所对儿童HIV的检测。该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全球有超过三百万的儿童感染了艾滋病(90%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2011年每天约有10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大龄儿童通常不知道艾滋病毒是在婴儿出生时通过母婴途径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伦敦城市学校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少儿隐私和监护的关心会阻碍诊所对儿童HIV的检测。该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全球有超过三百万的儿童感染了艾滋病(90%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2011年每天约有10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大龄儿童通常不知道艾滋病毒是在婴儿出生时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的治疗效果在儿童身上是不明显的,这些儿童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症状在感染之前已经被发现了。

PITC是指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的检测咨询,PITC包括当人们参加卫生保健服务时医务人员推荐HIV检测和咨询活动;为调查6-15岁参与PITC的儿童,研究者从Harare, Zimbabwe等六个诊所里的工作人员那里收集和分析了数据。
 
在2831个符合条件的儿童中,大约有四分之三被推荐参与PITC,大约有1534名(54.2%)儿童参与了HIV 的检测,在参与检测的儿童中大约有1/20(5.3%)的儿童感染了艾滋病,这无疑就增加了对更为有效的PITC工作的需求。被测试的儿童的监护人有1/5也感染了艾滋病毒。医务工作者对随行监护者不提供PITC是不合适的,主要的原因是儿童进行HIV的检测需要儿童监护人的同意,而且缺乏工作人员和HIV检测试剂盒。男性监护人很少有人同意他们的儿童去做艾滋病检查,在采访中,如果一些儿童被检测出阳性结果就可能会遭受虐待,医务人员要高度关注这些儿童。当父母都活着但不在跟前的时候就要寻找伦理上的亲人,检测阳性HIV的儿童就可以间接反应出不同意检测HIV病毒的父母机体HIV的一些状况。
 
此项研究是由卫康信托基金会建立的,该研究没有说出HIV检测被受检者拒绝的原因,同样,因为儿童和陪行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效的,所以有效的监护人不会被独立的确定。研究者说:“由于害怕面对污名的原因,儿童和他的家庭不希望让儿童检测HIV,然而,随着更进一步清晰地的工作方针和更多的医务人员的参与,临床工作的调整,以及医生的义务责任,及时恰当的实现HIV的监测和咨询指日可待。
 
超过90%被感染的儿童在早期就错过了检测机会,这就表明,在大多数常规设置中儿科PITC的覆盖率是不够的。

原始出处:

Kranzer K1, Meghji J2, Bandason T2, Dauya E2, Mungofa S3, Busza J4, Hatzold K5, Kidia K2, Mujuru H6, Ferrand RA7.Barriers to provider-initiated testing and counselling for children in a high HIV prevalence setting: a mixed methods study.PLoS Med. 2014 May 27;11(5):e1001649.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1649. eCollection 2014.【下载链接】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美治愈第二例艾滋病婴儿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医生3月5日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艾滋病会议上透露,去年4月在洛杉矶郊区出生的一个感染艾滋病的小女孩,通过早期治疗(从她出生4小时后开始进行治疗),病情目前已经得到缓解,甚至是可能已被治愈。这是美国治愈的第二例通过母婴感染的艾滋病患儿。在这个消息公布的一个月前,研究人员宣布了来自密西西比州的第一例患儿被治愈的好消息。 这个案例促使全世界的医生开始反思,治疗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毒

AIDS:中国经性感染艾滋病毒者发病更快

早期欧美研究认为从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平均需要8年,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等在临床上发现,中国经性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往往四五年就发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群体的疾病进展中外有别? 李太生等经过长达6年的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CRF01_AE病毒亚型及其X4病毒嗜性与中国性途径感染HIV的艾滋病快速进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2014年1月的《艾滋病》(AIDS)杂志上,引起

卫计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启动申报

国家卫计委昨日晚间发布通知称,要求各地组织推荐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部署,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该专项的主旨是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与综合防控能力。据了解,“十一五”期间

Science:科学家从进化角度解释HIV感染发病机理

一些艾滋病患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但有一些患者却能长年处于潜伏期,不出现病症。HIV 的发病机理依然让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现在,来自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他们通过相关研究指出,这种病情发展的差异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毒力因素(virulence factors)造成的,这种因素与宿主因素

JCI:艾滋病治疗药物疗效有望提高

最近,美国匹茨堡大学疫苗研究中心(CVR)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了多种HIV相关健康并发症可疑原因的第一份直接证明。这一发现支持用抗药物辅助治疗,大大减缓HIV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将发表在2014年6月刊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这项研究发现,接受肾透析的患者通常服用的一种药物,在感染猿类免疫缺损病毒(SIV)的非人灵

美国“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1日报道,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艾滋病患者的DNA序列,就可以让该患者有效抵抗艾滋病毒的侵害。目前,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已被证明切实可行,但实际操作是否同样可行,这还需通过长期的实验来进一步确认。艾滋病患者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在经过骨髓移植后被成功治愈,但毕竟骨髓的捐赠者少之又少。然而,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