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复旦大学研究发现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减少PM2.5对人体的伤害

2017-08-16 文姜 生物探索

由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年轻学生采取的一项研究显示:暴露于高浓度的空气污染会增加应激激素水平和负面的代谢变化。相关文章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上,该研究表明空气净化器似乎能减轻负面影响。


由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年轻学生采取的一项研究显示:暴露于高浓度的空气污染会增加应激激素水平和负面的代谢变化。相关文章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上,该研究表明空气净化器似乎能减轻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集中研究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来自汽车、工厂、发电厂、甚至火灾和吸烟排放的一部分空气污染。因为许多研究表明,这种类型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可能会导致心血管和代谢方面的不健康后果。

然而,将空气污染与心血管风险联系起来的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代谢组学”(一种能反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脂类如何代谢的方法),以获取细胞产生维持生命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化学过程的快照。

研究人员招募了55名健康、年轻的大学生,在宿舍他们里随机地进行了真正的和假的空气净化交替处理。


试验流程

研究人员在研究期间测量了室内和室外PM2.5含量,并在一定的时间点进行了健康测试,收集了学生的血清和尿液样本,分析他们的代谢产物、炎症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研究了暴露于PM2.5后血清代谢物、生物标志物和血压的差异。


PM2.5暴露和血液相关激素的合成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

1暴露于PM2.5后97种血清代谢物显著变化。

2空气净化器与假净化器相比,室内PM2.5平均含量低82%。

3使用空气净化器后短期内应激激素水平下降。

4在使用真正的空气净化器24小时后,PM2.5暴露水平处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范围内。

文章的通讯作者阚海东教授介绍介绍高PM2.5的暴露与应激激素水平的增加有关,这种激素被认为会导致高血压、体内的炎症和代谢效应。

PM2.5暴露对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脂类代谢有影响。这些变化出现在PM2.5暴露较高水平的人群中,伴随着血压的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可能是空气污染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原因。

阚海东教授说:“当使用真正的空气净化器时,应激激素水平、收缩压、氧化应激和炎症标志物都显著降低。虽然我们发现空气净化器有显著的健康益处,不过实际生活环境中的空气净化器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在的健康问题。”

原始出处:

Huichu Li, Jing Cai, Renjie Chen,et,al.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and Stress Hormone Levels.Circulation. 2017;136:618-627

作者:文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探究气温与脑梗发病关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耐青课题组应用混合广义相加模型和环境延迟加权方法,探究气温与脑梗发病关联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广义相加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的关联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效应影响一般都具有延迟效应,这种延迟效应不仅仅是发生延迟某1天,而是关于延迟天数的效应分布。如何构建一种能考虑到时间序列观察值自相关特征的模型是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关联研究亟需解决

来自食品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关系密切

最新的研究表明,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的联系。儿童时期就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环境中,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王娜等,采集江浙沪地区儿童尿样,经3年多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应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Envi

复旦大学抗肿瘤药物专利“天价”卖给美国公司

  3月15日,复旦大学与美国HUYA(沪亚)公司在上海达成协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青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IDO抑制剂有偿许可给美国HUYA公司。此次许可转让将至多为复旦大学和杨青教授带来6500万美元的收益。 据了解,IDO抑制剂作为具有新药靶、新机制的药物,可应用于治疗肿瘤、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白内障等多种重大疾病,社会、经济效

修复肩袖损伤**微创手术

慢性肩关节疼痛目前已经成为继慢性头痛、慢性下腰痛之后的第三大疼痛。发病率高、认知度低、误区多、正确治疗率低是我国肩痛人群的现状。肩关节慢性疾病究竟要不要治更是困扰很多肩痛人士的问题。在11月12日强生医疗携手全国20多个省市的骨科重点医院共同举办“肩并肩,爱相随”肩痛人群关爱活动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候任主委陈世益教授强调:很多肩痛并不都是肩周炎,

梅斯医学**报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外科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

参与“2016外科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的嘉宾和学员合影第一排左三起分别是郑玉英处长、李秉璐教授、张光金主任、锁涛主任 2016年11月12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育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主办的“2016外科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在中山医院东院区成功举办。 中山医院教育处处长郑玉英;中山医院胆道外科副主任、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锁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