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极端高温天气会增加1~2倍心血管死亡!

2020-04-02 岱西 中国循环杂志

当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暴发时,中国之外似乎尚不觉危险已经临近;当气候变暖时,灾难难道仅仅会落在极地动物身上?

当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暴发时,中国之外似乎尚不觉危险已经临近;当气候变暖时,灾难难道仅仅会落在极地动物身上?

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对科威特地区的研究或能窥见气温升高之危害的一角。

科威特记录到近76年以来地球最高气温:54℃;其平均气温也持续在27.9℃。

这项研究共分析了科威特15609例15岁及以上心血管相关死亡病例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研究显示,就心血管病而言,当日平均气温达到42.8℃极限水平时,死于心血管疾病者将会增加1~2倍。

与死亡率较低水平(日平均气温34.7℃)相比,当24小时平均气温达到42.8℃时:

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2.09倍;

男性更容易受到极端气温影响,死亡风险升高2.53倍;

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群死亡率升高2.84倍。

在考虑了空气污染、湿度等环境因素后,气温升高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仍有差异。

研究者指出,在关注饮食、血压以及烟草等传统心血管病因素对人群的危害时,还需要把眼光放在气候变化上。

他们认为,气候变暖将会让住在原本就很热的地区的居民更为脆弱,或因此而面临更高的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中。

虽然这项研究不能确定气温升高和心血管死亡的因果关系,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不能轻视。

原始出处:
Circulation Journal Report.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s may double or triple heart-related death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March 30, 2020.

作者: 岱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氯吡格雷可以降低房颤PCI术后患者出血风险

本研究旨在比较第三代P2Y12抑制剂与氯吡格雷联合口服抗凝(OAC)和阿司匹林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eart: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年龄、时期或队列效应是否能解释苏格兰缺血性心脏病(IHD)和脑血管病(CeVD)死亡率的趋势和不平等。

Circulation: 发表中国新冠肺炎心血管急危重症专家共识

3月28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英文版。

JACC:美国左心耳封堵注册数据库的近3年病例总结研究

左心耳封堵(LAAO)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2项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进行了评价,但是批准后的临床数据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美国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中心(NCDR)LAAO注册中心(LAAO注册数据库)在其

JACC:移动健康技术可以减少房颤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目前对于房颤的治疗局限于对房颤(AF)的低检测率和低依从性,因此,需要加强对AF管理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与普通的策略相比,移动健康(mHealth)技术支持的房颤综合管理策略是

JACC:心肺健康与死亡率呈负相关

三十年前,心肺健康与死亡率之间的负相关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自那时以来在疾病预防、检测和治疗方面的重大进展是否改变了这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