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Dis:白血病治疗新方法让癌基因变“乏力”

2016-10-14 佚名 生物谷

一些基因的重新激活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自我更新从而发生白血病,这些与自我更新有关的基因发生异常激活可能由DNA包装过程中的一些结构性修饰引起。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有两种染色质调节因子能够介导这些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并且白血病细胞非常依赖这两种因子。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取得了上述研究进展,他们证明利用靶向药使这两种染色质调节因子失活可以破坏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程序使白血病细胞发生逆转重新变成正常血细胞。


一些基因的重新激活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自我更新从而发生白血病,这些与自我更新有关的基因发生异常激活可能由DNA包装过程中的一些结构性修饰引起。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有两种染色质调节因子能够介导这些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并且白血病细胞非常依赖这两种因子。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取得了上述研究进展,他们证明利用靶向药使这两种染色质调节因子失活可以破坏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程序使白血病细胞发生逆转重新变成正常血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癌症,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结合使用多种不同的化疗药物,但是由于病人基因型和年龄存在差异,只有大约一半的病人能够对这种治疗方法产生应答。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更加有效毒性更小的治疗方法。最近研究表明DNA包装结构发生改变会促进癌症发育。这些化学修饰主要发生组蛋白上,组蛋白上的不同化学修饰会导致基因活性的上升或下降,而负责对组蛋白进行化学修饰的添加、阅读和移除的蛋白就叫做染色质调控因子。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NPM1突变的AML亚型,这种亚型在60岁以下的成年白血病病人中非常常见。NPM1突变的AML亚型(NPM1mut白血病)与一类叫做HOX的干细胞基因的激活有关,HOX基因在发育过程中具有非常基础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造血干细胞的发育。虽然科学家们认为HOX基因激活会启动类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将正常血细胞变成白血病细胞,但是对于这类基因如何激活仍然不了解。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精确操作白血病细胞的DNA序列分析了MLL和DOT1L这两个蛋白的功能。通过实验证实,NPM1mut白血病细胞的存活依赖这两种蛋白的作用。这两个蛋白是控制染色质结构的重要调节因子,利用药物分别阻断这两个蛋白的活性能够降低NPM1mut白血病细胞中HOX干细胞基因的活性,同时阻断两个蛋白的活性能够使HOX干细胞基因的活性发生完全失活,白血病细胞也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开始变成正常血细胞。

这项研究代表了逆转白血病发生过程中一个关键机制实现靶向治疗NPM1突变型AML亚型的希望,也为未来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临床前研究基础。

原始出处

M. W. M. Ku hn, E. Song, Z. Feng, A. Sinha, C.-W. Chen, A. J. Deshpande, M. Cusan, N. Farnoud, A. Mupo, C. Grove, R. Koche, J. E. Bradner, E. de Stanchina, G. S. Vassiliou, T. Hoshii, S. A. Armstrong.Targeting Chromatin Regulators Inhibits Leukemogenic Gene Expression in NPM1 Mutant Leukemia.Cancer Dis.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M:小型临床研究为白血病病人展现免疫治疗新希望

对于出现治疗后复发或从开始就不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来说,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展现出对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新希望。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行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提供证据表明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可以在实验环境下被调动起来,重新激活并有效清除部分病人体内的癌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在最终得到评估的9名病人中有5

盘点:2016年白血病研究重大成果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1】JCI:中山大学潘景轩教授找到可能彻底治愈常见白血病的新靶点近日,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潘景轩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疗靶点开

白血病靶向药迎来新进展

慢粒是一种悄悄袭来的白血病,一开始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常常表现为头晕、乏力、腹胀、体重减轻等;最明显的身体变化是脾脏增大、面色苍白等。

Cell新研究“歪打正着”发现白血病治疗新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新方法。在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一个特定代谢酶的作用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减少它们的数目,降低它们形成癌症的能力。髓样干细胞分化形成一群成熟白细胞的过程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未成熟的异常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发育。在AML这种疾病中会发生许多基因的改变,该文章作

一种中药成分高三尖杉酯碱针对特定类型的白血病疗效显著

一个由中国香港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从中药三尖杉属植物中提炼出来的高三尖杉酯碱,在用于治疗携带FLT3-ITD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时疗效显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成年人血液系统常见的癌症,近30%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携带FLT3-ITD基因突变。 参与研究的中国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院长梁如鸿对新华社记者说,标准化疗方法和药物索拉菲尼对

盘点:近期白血病指南及重要研究汇总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白血病指南共识及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1】2017 NCCN临床实践指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