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劳心劳力 亟待减负止损

2014-12-15 佚名 中国青年报

32小时连续手术,医生累瘫在手术台边;连续工作3个日夜,医生崩溃坐在地上大哭……最近,医务人员劳累昏倒甚至过劳死的事件频发,再次引发人们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关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祥勇在接受《医学界》杂志采访时,一连说出了9个倒下同行的名字,其中5人年龄仅30岁左右。 “现在的手术室都是密闭空间。没有太阳光,都是手术灯的光。麻醉医生基本24小时都在里面。手术一

32小时连续手术,医生累瘫在手术台边;连续工作3个日夜,医生崩溃坐在地上大哭……最近,医务人员劳累昏倒甚至过劳死的事件频发,再次引发人们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关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祥勇在接受《医学界》杂志采访时,一连说出了9个倒下同行的名字,其中5人年龄仅30岁左右。

“现在的手术室都是密闭空间。没有太阳光,都是手术灯的光。麻醉医生基本24小时都在里面。手术一台接着一台,时间久了肯定对身体有负面影响。”经常与麻醉医生搭班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心外科的崔医生说。

不仅仅是麻醉医生,急诊、外科、骨科、神经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也成为医生过劳死的“重灾区”。北京积水潭医院10月份就有两位医疗骨干先后突发心脏疾病去世。11月25日,山西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刚40岁的鲁医生,因劳累过度诱发脑干出血并严重昏迷,被送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

为何倒下的都是青壮年骨干医生?

崔医生介绍,从念医学院开始到成为一名主治医生,一般需要约10年时间,“有的学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医学生毕业后,要先做5年的住院医生,通过每年的住院医师资格考试后,顺利的话可以升为主治医生。再往上就是主任医生。“这被我们称为合格医生成长的三个阶段”。

他解释,第一阶段住院医生是成长和学习的阶段,主要做着收病人、写病历、做检查等事务性工作,对治疗的思考和责任方面总体比较少,相对“劳力不费心”。第二阶段的主治医生则是“劳力又劳心”。“很多治疗与事务是靠这一阶段的医生来完成,比如进行诊断、提出诊疗计划、进行诊治”。第三阶段的主任医生,除了诊疗外,更注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劳力和费心程度会相应减少”。

“所以倒下的往往是处于职业发展第二阶段的中层骨干。”崔医生告诉记者,“30~55岁的青壮年医生正处于家庭和事业关键期。既希望在业务上有所突破,也有学术科研的任务,还要面对病人及自身家庭的压力,压力更大。”

《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及工作状况调查》(2011)显示,被调查的2403名医务工作者中,仅29.2%的人认为自身总体健康状况好,52.9%的人认为健康状况一般,认为自身总体健康状况不好或非常不好的分别占14.5%和3.5%。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总患病率(包括异常指标者)为74.0%,高于教师、民警等行业。

医生评价体系单一化也加大了医生的工作量。“以心外科为例,目前上级对医院、医院对医生的考评,主要依据的是手术数量,而不是手术的难度或复杂程度。这种‘唯计件论’的评价体系也是医生压力过大的原因。”崔医生说,“大量简单的手术不停重复,医生整天连轴转,过劳死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北京青年报》10月28日报道,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两成医生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医患矛盾的升级,正成为许多医生行医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心理负担。“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直到现在对人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医生通过一些检查排除病因,而病人想通过检查得到明确的结果。这种期望值的错位让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成本不断增大,互相不信任。”崔医生无奈地说,“其实医生与患者应是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病魔。”

《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及工作状况调查》显示,41.5%的受访医生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责备,2.3%的人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殴打。

医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没有对等的收入回报。“很多青壮年医生的收入被压低,没有体现他们工作的价值。”崔医生说。

成长过程漫长、工作环境堪忧、身体状况不佳、医患矛盾升级等因素,也促使医疗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优秀人才都愿意选择低风险科室,回避高风险科室比如心外科。部分毕业生甚至入科的年轻医生直接离开医务口去医药器械公司。”崔医生感叹,“像我们心外科近两年走了3个青年医生。再这样下去,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当医生了,医生也不再是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这将给整个社会都带来巨大隐患。”

(原文标题:青壮年医生频发过劳死 劳力又劳心是主因)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5-09-23 cnxcy

相关资讯

冬日暖阳:那些病人教我的事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冬日暖阳系列,取材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兰的朋友圈。人如其名,不吐槽人生不彷徨度日,尊重生命和职业,体会手边生活。如果你也有不安的时候,请用一杯茶的时间读读她的随笔,恬静在人心···永生,你愿意吗?-2014.12.5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太太,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差不多五十岁左右开始出现肺气肿,病程近四十年了,逐步进展,现在动动就气喘,生活

特写:四名自杀的医生

在美国,每年有400多名医生因自杀而死去(每年都折损一整个医学院的医生数),自杀率是普通人的2-3倍。而中国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近8%,医学院入学照上的一些年青的脸庞,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为何我们将20来岁时、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用来学医?这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们想做出一点改变,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想要拯救生命。但为什么最后,有些医生却为自己执行了死亡?美

郎景和院士:交医生朋友的利与弊

医生可以有很多朋友,可是和医生交朋友很难。医生没有和朋友聊天的习惯。即使参加聚会也通常要迟到。朋友约他吃饭,要么早退要么席间溜号,说是病人有事,医院呼叫。对于朋友的发财、提升,他并没有多大兴趣,似乎还没有他的病人是否发烧、术后有无排气更重要。人家是舍身为朋友,而医生是舍朋友为病人。你去找医生,十有八九要落空。在门诊,他没空儿出来;在实验室,他不能出来;在手术室,他无法出来。就是想去他的医院看病,给

白岩松:医生的五重价值(引发千万医生共鸣,疯狂转发)!

七年前,因为踢球骨折,我在北医三院做骨折手术。在手术台上,大夫问了一句:“你有什么要求?”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会做一个模范患者。这是您的专业,一切听您的。”手术效果非常好。在手术半年后,我回到了北医的大院踢了一场足球,为我做手术的医生也在场。其实,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当你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神时,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下中国,医生和整个社会之间正是处于这样一种错位的关

医生护士有多忙?

  医生很忙、护士很忙,为病人忙!希望病人们能够对我们的职业多点理解、能像我们一样站在所有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你应该记得我是在门诊/急诊了解到你的病情,才把你收治入院的。所以,如果查完房你找不到我,很可能是我又去那儿了。 你或许是为了做手术入院的,所以我也可能在手术室。当然,医院里偶尔会安排我们分批去业务学习,但是我保证我的科研实验绝对都

真相!复旦医学博士联盟告诉你中国优秀医生正在流失

学了三年管理靠爸妈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在规定学了十年医学的人怎么用药。 学了四年媒体不知疾病为何物的人在评判当了十年医生的人的对与错。 这是中国医学最大的真相。 问题的复杂在于真相的遥远,而是不懂甚至是无知的人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说了太多。 说“医院缝产妇肛门”的记者,你在哪里? 说“1元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记者,你又在哪里? 说“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