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梅毒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关系

2024-04-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关于梅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大型研究是有限的。与非梅毒患者相比,梅毒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更高。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疾病,在早期阶段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并可传播到全身,引起全身炎症。心血管梅毒特别影响心肌、瓣膜、血管和主动脉,导致心肌病、瓣膜功能不全、血管炎和主动脉瘤等疾病。三期梅毒患者中有10%的患者会出现梅毒性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升主动脉动脉瘤性扩张,主动脉根部扩张导致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病变伴梗阻。然而,关于梅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大型研究是有限的。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调查梅毒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研究人员从台湾国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中检索了2010年-2015年期间的医疗记录,该数据库与台湾疾病控制中心的法定传染病数据库相关联。排除信息缺失、年龄在20岁以下、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动脉反流、主动脉瓣置换术、动脉瘤和/或主动脉夹层、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史的梅毒患者。该研究的主要结局包括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动脉反流、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静脉血栓栓塞、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

在2010-2015年期间,研究人员共发现了28796例梅毒患者。经排除和频率匹配后,研究人员对20601例梅毒患者和20601例非梅毒患者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使用了相对比率(RR),因为没有考虑竞争死亡风险。与没有梅毒的患者相比,梅毒患者增加了急性心肌梗塞(RR为38%、95%可信区间为1.19-1.60, P<0.001)、心力衰竭(RR为88%, 95%置信区间为1.64-2.14,P<0.001)、主动脉瓣返流(RR为81%, 95%置信区间为1.18-2.75,P=0.006)、房颤(RR为45%, 95%置信区间为1.20-1.76,P<0.001)、缺血性卒中(RR为68%, 95%置信区间为1.52-1.87,P<0.001)、出血性卒中(RR为114%, 95%置信区间为1.74-2.64,P<0.001)、静脉血栓栓塞(RR为67%,95%置信区间为1.23-2.26, P=0.001)、心血管死亡(RR为155%,95%置信区间为2.11-3.08, P<0.001)和全因死亡(RR为196%,95%置信区间为2.74-3.19, P<0.001)的风险,但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则不然。

由此可见,与非梅毒患者相比,梅毒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更高。

原始出处:

Victor Chien-Chia Wu.et al.Syphili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 Taiwanese registry.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4.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heartj/ehae183/7639732?redirectedFrom=fulltex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MJ:抗胆碱能药物与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

近期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与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此外,抗胆碱能负荷增加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相关。

JAHA:短期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与院外心脏骤停风险的关系

空气污染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短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与院外心脏骤停的高风险相关。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颗粒物质对院外心脏骤停的不利影响。

Diabetes Obes Metab:新发、慢性、恶化和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风险

研究人员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证实了不同心衰阶段的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不同。此外,它强调了WHF作为从CHF到晚期HF的第一个进展阶段的不良预后价值。

J INTERN MED: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痴呆症风险不同

所有主要的心血管疾病都与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应该提示认知能力下降的评估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Circulation: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改变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相关心血管风险中的作用

该研究观察到较低的EPA/DHA摄入量生物标志物与家族史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而其他PUFA则没有。这一新的发现可能表明,有必要强调食用油性鱼类对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个体的益处。

Hear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妊娠妇女、无孕妇女和男性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这意味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与CVD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