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 J Cancer:Sox5能够促进前列腺转移!

2017-11-17 AlexYang MedSci原创

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mCRPC)是导致前列腺癌病人死亡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到目前为止,阐释mCRPC的详细分子机制仍旧不清楚。在已知的表皮-间质转化(EMT)在癌症转移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情况下,研究人员在mCRPC中,进行了旨在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β)信号相关的蛋白Sox5的表达和功能情况。研究人员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对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荧光素

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mCRPC)是导致前列腺癌病人死亡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到目前为止,阐释mCRPC的详细分子机制仍旧不清楚。在已知的表皮-间质转化(EMT)在癌症转移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情况下,研究人员在mCRPC中,进行了旨在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β)信号相关的蛋白Sox5的表达和功能情况。

研究人员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对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核酸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了Sox5的靶标,并且还在体内和体外对Smad3/Sox5/Twist1对PCa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TGF-β诱导的EMT是通过增加Sox5的表达来完成的。有趣的是,Sox5的敲除能够缓和TGF-β信号诱导的EMT。更进一步的是,研究人员阐释了Smad3能够结合到Sox5的启动子并且调控其表达。同样,Sox5能够结合到Twist1的启动子并且激活Twist1表达,从而起始EMT。重要的是,Sox5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敲除能够导致更少的间叶细胞表型和更弱的细胞迁移能力。更进一步的是,在一个异种种植小鼠模型中,以Sox5为治疗靶标时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临床上,Sox5高表达的病人更可能承受癌症转移,并且高Sox5的表达同样具有更低的无进展自由生存和癌症特异生存。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推测了一个新的机制,即Smad3/Sox5/Twist1能够促进EMT并且导致PCa的恶化。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11-20 虈亣靌

    好文章大家共同分享!

    0

  2. 2017-11-18 若轩

    太高大上了

    0

相关资讯

BMC Cancer:澳大利亚男性对前列腺癌诊断和护理看法的研究

据维多利亚前列腺癌登记处(澳大利亚)透露,在维多利亚一个地区的诊断为前列腺癌的男性的生存率要比大城市墨尔本诊断为前列腺癌男性的生存率低。最近,有研究人员探究了居住在地区和大城市中诊断为前列腺癌男性对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看法和经历,并且也同时探究了那些没有进行上述诊断的男性。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持续性的前列腺健康护理改善提供证据。研究人员利用了深度访谈定量方法来获得解释和意义,并且访问了21名男

Eur J Cancer:健康生活品质得分与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治疗临床结果相关性分析

最近,有研究人员探究了健康生活品质得分(HRQoL)(基点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mCRPC)治疗临床结果(总生存(O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rPFS))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在阶段3试验中评估了HRQoL、OS和rPFS,并且在mCRPC化疗或者化疗后(AFFIRM; NCT00974311)中比较了恩杂鲁胺和安慰剂(PREVAIL;NCT01212991)的上述指标。研究人员利

Prostate:前列腺癌中的雌激素受体信号分析

雄激素受体(AR)是前列腺癌预防和治疗的经典靶标。但是,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和它们的受体同样涉及到了前列腺癌发展和肿瘤恶化。最近,有研究人员回顾了最近的实验和临床数据,从而来阐释雌激素和它们的受体对前列腺致瘤和肿瘤恶化产生作用的病理机制。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Rβ)是人类前列腺中最普遍的ER,然而雌激素受体(ERα)的分布限制在前列腺上皮基底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在高等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中,

Prostate:高风险前列腺癌病人在首发症状时的预后参数分析

高风险前列腺癌可以由病人的格林森得分(G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SA)和临床T(cT)阶段进行确定,但是由于该病的异质性,一个新的标记是需要的。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在患有高风险前列腺癌病人中,是否由穿刺活检确定的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是无进展自由生存(PFS)和癌症特异生存(CSS)的不良预后参数。研究人员回顾性的评估了1991年到2005年经历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患有高风险前列腺

Scand J Urol:爱沙尼亚前列腺发生率、死亡率和生存趋势分析

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旨在分析爱沙尼亚前列腺癌(PCa)发生率、死亡率和生存长期趋势的研究,并且特别关注了年龄和阶段参数。研究人员分别从爱沙尼亚癌症登记处和死亡原因登记处获得了1995年到2014年的PCa发生案例数据和有关的死亡数据,并利用连接点回归评估了发生和死亡比例的每年变化趋势。研究人员还推算出了5年的相对生存率(RSRs),并通过年龄和阶段对发生率和生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2

Int J Cancer:异黄酮和拟雌内酯日常摄入与前列腺癌风险分析

实验研究阐释了植物雌激素也许能够调控某些癌症位点的风险,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结构与17β-雌二醇相似。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是否这些化合物的摄入能够在人类群体中影响前列腺癌风险。研究人员进行了中值为11.5年的跟踪调查,在前列腺、肺、结肠和卵巢癌筛选试验中,27004名男性中鉴定出了2598个前列腺癌案例,并包括了287个晚期案例。研究人员利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评估了植物雌激素(除了木酚素)的日常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