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

2024-05-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该研究强调了几种脂蛋白生物标志物,包括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

冠心病(CHD)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存在相当大且持续的种族、民族和地区差异。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预测因素和药物靶点(例如,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在临床实践中预防CHD。然而,先前的研究报告了接受LDL-C降低治疗或LDL-C水平正常的人群中存在的心血管风险。因此,除了目前用于定义血脂异常和指导治疗的脂质组合,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LDL-C外,确定其他脂质生物标志物以改善心血管风险评估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不同种族和民族背景的人群。在种族和地域不同的人群中,全面的脂蛋白谱及其与CHD发病率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研究。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3438人(1719对)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括1084名美国白人(542对),1244名美国黑人(622对)和1110名中国成年人(555对)。研究人员评估了36种血浆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测量,在所有参与者和亚组中,根据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代谢健康状况,使用条件或无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潜在混杂因素,评估了CHD事件。

研究人员发现常规测量的血脂,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与CHD的发生有关,在所有参与者中每增加1个SD的比值比(OR)分别为1.33、1.32、1.24和0.79。17种脂蛋白生物标志物在数值上显示出比传统脂质更强的相关性,在所有参与者中,每1个SD的OR范围为1.35至1.57,包括载脂蛋白B100与载脂蛋白A1的比值(OR为1.57 [95%CI为1.45-1.7]),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OR为1.55 [95%CI为1.43-1.69])和载脂蛋白B (OR为1.49 [95%CI为1.37-1.62])。所有这些关联在种族群体和其他由年龄、性别、吸烟、肥胖和代谢健康状况(包括常规测量的正常血脂水平的个体)定义的亚组中都是显著和一致的。

由此可见,该研究强调了几种脂蛋白生物标志物,包括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脂蛋白指标可以补充标准脂质组合,以了解不同人群的CHD风险。

原始出处:

Kui Deng,et al.Blood Lipids,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s With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Prospective Study Among Racially Diverse Populations.JAHA.2024.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4.03436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40%!7大生活方式及血压、血脂、血糖管理不容忽视

《医学新视点》基于心血管疾病的生活方式干预,血压、血脂、血糖管理等进行介绍,以餮读者。

新型治疗武器助力血脂达标,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单片复方制剂(SPC)在华获批!

创新复方制剂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获批,将为破解降脂难题带来治疗新选择。

心梗前35年或已出现!年轻血脂高,增加这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目前,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达40.4%。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不健康饮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血脂异常。

Circulation:植物蛋白、坚果、橄榄油......低胆固醇食物,可以多吃点,降低血脂、保护血管!

这项研究结果支持饮食指南,强调食用降低胆固醇的植物性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

Front Endocrinol:中国南方汉族成人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脂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该研究发现为糖尿病前期心血管风险升高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必要对所涉及的基因座进行功能描述。

【热点指南分享】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开展血脂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