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鼻纤维素粉在过敏性鼻炎对症治疗中的功效研究

2017-07-27 AlexYang MedSci原创

鼻纤维素粉(NCP)可以阻止过敏原结合到鼻粘膜,从而可以减少尘螨敏感儿童过敏性鼻炎(AR)症状的发生。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NCP在鼻气流限制临床症状改善中的功效和鼻腔炎症细胞中的响应。研究招募了年龄在6-18岁的且患有尘螨敏感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在4周磨合期结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NCP或者安慰剂处理,1个鼻孔喷一次,一天3次,持续时间为4周。屋尘螨(Der p)鼻黏膜激发试验(NPT)在处理前后分

鼻纤维素粉(NCP)可以阻止过敏原结合到鼻粘膜,从而可以减少尘螨敏感儿童过敏性鼻炎(AR)症状的发生。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NCP在鼻气流限制临床症状改善中的功效和鼻腔炎症细胞中的响应。

研究招募了年龄在6-18岁的且患有尘螨敏感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在4周磨合期结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NCP或者安慰剂处理,1个鼻孔喷一次,一天3次,持续时间为4周。屋尘螨(Der p)鼻黏膜激发试验(NPT)在处理前后分别进行。另外,研究人员还对日常症状得分(DSS)、日常服药得分(DMS)、鼻吸气流峰值(PNIF)、鼻气道阻力(NAR)以及NPT最大忍受剂量和鼻刮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进行了评估。

研究包括了60名儿童(30名NCP处理,30名安慰剂处理)。在处理前,年龄、尘螨控制措施、DSS、DMS、PNIF、NAR和NPT最大忍受剂量或者鼻嗜酸性粒细胞得分在接受NCP和安慰剂的儿童中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处理之后,在NCP组和安慰剂组的儿童中,DSS结果中值:2.06 (0.18-3.77) vs 1.79 (0.08-7.79), P=0.756;DMS: 1.60 (0-5.13) vs 0.56 (0-4.84), P=0.239; PNIF (L/min): 110 (60-160) vs 100 (50-180), P=0.870; NAR (Pa/cm3/s): 0.40 (0.20-0.97) vs 0.39 (0.24-1.32), P=0.690;NPT最大忍受剂量和鼻嗜酸性粒细胞得分:1 (0-4) vs 1 (0-4), P=0.861。最后,研究人员指出,NCP处理与安慰剂处理在尘螨敏感的过敏性鼻炎儿童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即NCP对尘螨敏感AR儿童中并没有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ar Nose Throat J.:偏头痛和过敏性鼻炎之间有联系吗?

最近,来自土耳其的专家在Ear Nose Throat J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偏头痛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通过评估鼻症状和体征和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测试来调查偏头痛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研究纳入了40名被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包括2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年龄范围为21至38岁(平均25.7岁)。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结果与一个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为40

Allergol Immunopathol (Madr):布达佩斯小学儿童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流行和风险因子趋势

在匈牙利的学生中,有很少可用的数据涉及到学生的与过敏性鼻炎(AR)相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风险因子。最近,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另外,6-12岁儿童的父母完成了基于ISAAC认证的和额外的关于可能风险因子的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在2007年,调查问卷为6335份,回复率为62.8%。在2013年,调查问卷数量为6441份,回复率为52.9%。目前AR症状(主体在过去的12个月中表现临床AR症

Tohoku J Exp Med:过敏性鼻炎鼻粘膜差异表达长非编码RNAs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之前的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s(lncRNAs)在人类许多免疫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对过敏性鼻炎(AR)病理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理解。最近,有研究人员通过lncRNA基因芯片技术对过敏性鼻炎病人的鼻粘膜中lncRNA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还通过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基因本体(GO)和信号途径分析预测了过敏性鼻炎病理机制中潜在的特异lncRNA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lncRNA

Mol Med Rep:TNFSF4与BLK基因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对过敏性鼻炎的易感性

过敏性鼻炎(AR)是上呼吸道常见的炎症疾病。最近的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4(TNFSF4)和B淋巴细胞激酶(BLK)基因间的互作也许在决定免疫失常方面的T和B细胞具有协同影响,并通过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中国人口中对AR敏感的人群中评估了TNFSF4和BKL基因中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SNPs)的潜在联系。该研究是一个基于群体的且具有案例-对照的研究,包括了600名AR

Rhinology:在一个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中,过敏性炎症可以被过敏原诱导的类型2固有淋巴细胞加重

类型2固有淋巴细胞(ILC2s)代表了一种新的先天性效应白细胞类群,并且可以调节类型2免疫响应。然而,ILC2s对过敏性鼻炎(AR)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仍旧还未鉴定。为了评估过敏原诱导的ILC2s在实验性AR中潜在的存在和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建立了一个AR小鼠模型,并从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中筛选和纯化OVA诱导的ILC2s。然后,研究人员评估了在细胞培养中评估了IL

Am J Rhinol Allergy: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减少的健康生活品质的关系

目前,特异性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对病人生活品质(QOL)的影响仍旧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探究了过敏性鼻炎鼻骨和鼻外症状对健康相关的QOL的关系。该横断面研究总共包括了150名年龄大于18岁的参与者,并且这些参与者患有永久性过敏性鼻炎。健康相关的QOL通过利用来自5维EuroQol QOL调查(EO-5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来进行测量。利用22项中鼻结果测试(SNOT-22)来对鼻骨和鼻外症状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