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2016-09-22 丹萌 “医学界”微信号

导读:台上是医生,台下是学生,这场死亡教育将如何开展?哪些血淋淋的事实应该扒给孩子们看?“我想在现场做个调查,在座的各位,一次都没有亲眼、或者亲手料理过死亡的请举手。”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的500人报告厅里,许多手举了起来。“料理过一次的请举手。”依然有很多人。“料理过十次的请举手。”零星几只手,散落在报告厅各个角落里。“料理过一百次的请举手。”会场一片安静,“恐怕现在没有了吧?”做调

导读:台上是医生,台下是学生,这场死亡教育将如何开展?哪些血淋淋的事实应该扒给孩子们看?

“我想在现场做个调查,在座的各位,一次都没有亲眼、或者亲手料理过死亡的请举手。”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的500人报告厅里,许多手举了起来。

“料理过一次的请举手。”

依然有很多人。

“料理过十次的请举手。”

零星几只手,散落在报告厅各个角落里。

“料理过一百次的请举手。”会场一片安静,“恐怕现在没有了吧?”

做调查的是成文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下称肿瘤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他的手,被称为“上海滩送走人最多的一双手”,保守估计,从医之后,他每年要送走50多个人,而他当医生,已有26年。

这是一场怎样的会面?台上坐着的,有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编导、人类学教授、肿瘤医院多科主任、卫生协会领导;台下听着的,都是20岁上下的大学生。

他们自愿参加的这场“复旦大学克卿书院正谊论坛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名师讲坛”,将会带给他们一堂怎样的死亡教育课?


面对死亡,你们恐惧吗?

“如果这个房子突然倒塌下来,你现在心里怎么想?肯定是恐惧吧?”见惯了生死的成文武开口闭口都是些“吓人”的话。

现场的学生一片安静。

从小到大,恐怕很少有人教过这些孩子死亡是什么,死亡又意味着什么,他们单知道人终有一死,但在眼下这个青春的年纪,死亡好像总是离他们太远,对那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心有恐惧也是正常。

而对死亡的恐惧常会让人想要活得更久。

成文武举了自己还是医学生时候的例子。他外婆在88岁那年蛛网膜下腔出血,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觉得已经没有抢救必要了,88岁高龄,病情又太过严重,救回来,效果也不会好。

成文武当时跟外公有个承诺,外公说,要把外婆的生命决定权都交给身为医学生的他,为了完成对外公的承诺,成文武苦战了76个小时,把外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是脑出血以后,她变成了半植物人状态的样子,整个家庭为她花了13个月的时间,都扑在她身上,很痛苦,她自己也精疲力尽。”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潘天舒认为,这样的救治频繁上演,几乎成了一种新时代的“迷信”,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用尽一切办法”延长生命。

“因为我们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很难再想象一个自然死亡的状态。”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谈些什么?

“为什么我们叫白衣天使?因为我们就是天使。”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说,“做医生就是以创造人类幸福为主旨。”

但在生命的层面上,什么是所谓的“人类幸福”?肿瘤医院肿瘤妇科主任吴小华说,归结起来就是两点:生要有质量,死要有尊严。

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柳光宇的祖母是乳腺癌患者,很不幸的,她的乳腺癌伴有肺转移和脑转移,他的祖母在美国著名肿瘤医院接受了治疗,但有一个细节,比治疗本身更触动了柳光宇。

“主治医生告诉她,你是脑转移,确诊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马上就有一个社工,拿了一叠资料来让我们家属和她本人填。其中就有一份:在你弥留之际,你选择医生抢救还是放弃。”

祖母有过犹疑,但还是选择了放弃,几个月后,安详离世。

还有一个故事。

柳光宇在美国的表妹,18岁时去考驾照,考完了,马上就收到一个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在出了车祸脑死亡的时候,你愿不愿意把你的器官捐献给别人?

让18岁的孩子填这个问卷,是学校的要求,在美国,“死亡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在出现意外的时候,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死和其余归属。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朱剑峰说,由于呼吸机的使用,死亡成为了一种决定。

“决定”以怎样的姿态活着,“决定”以怎样的姿态走,这是每个人都该直面和讨论的课题。

当了医生才知道,“死得有尊严”有多难

似乎自《人间世》把从医的现实状况大胆呈现给观众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不惮将血淋淋的现实说给普通人听。

“吴(小华)主任刚才说的两句话说得非常好,活得要有质量,走得要有尊严。但这是理想状态,其实现实中会有很多问题。”虞先濬说。

很多医生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告诉家属,让病人走吧,插那么多管维持生命只是徒增痛苦;家属却说,这个人一个月有万把块的退休工资,他走了,你给我钱?

“这才是真正的人间世。”

年轻的时候,虞先濬遇到过一个徐州来的胰腺癌病人,很多医生都给他判了“死刑”,不愿开刀,虞先濬觉得这刀能开,就开了,开完还有一股“开别人所不能开”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手术很成功,但病人离开医院之后他才听说,因为他说能开刀,那个病人把老家的房子给卖了,现在回去的,不是原先的家,而是搬到了乡下的茅草屋。

一个胰腺癌病人,倾家荡产开刀,但术后能活多久其实是个未知数,这刀该不该开,虞先濬至今都有怀疑。

这才是医生的职业现实,他们以让人“活得有质量,走得有尊严”为己任,但操作起来却有种种束缚。普通人思考死亡、理解生命,为的是在这一切来临时能够坦然,但医生思考死亡、理解生命,更多的,还是想为人们创造“幸福”。

“医生是一个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我们必须精益求精地锻炼技术,才有底气、有能力帮助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什么?除了悲天悯人的医者情怀,更重要的是大家要权衡,学会站在患者家庭的角度,想什么样的治疗是对他最能够获益,这个获益,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痛苦,还有整个家族的繁衍与生活的状态。”虞先濬说。

“我希望我们,还有你们、同学们,不要对这个职业悲观,这真的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作者:丹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6-09-23 187清风

    珍惜生命

    0

  2. 2016-09-23 187清风

    死亡是早晚的

    0

  3. 2016-09-23 187清风

    爱惜自己

    0

  4. 2016-09-23 187清风

    伤痛的交流

    0

  5. 2016-09-23 为啥子

    有时现实与理想难以周全

    0

相关资讯

在任何时代,医学都不是万能

导语:在任何时代,医学都不是万能,我们不能治愈的疾病还有很多。但那些曾经消逝的生命所留给我们的,必然不会只是泡沫。正是那些铭刻在心的遗憾与疼痛,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寻找活着的力量而不断前行!那些年,那些事我踏入介入心脏病学这一学科已经30余年。记得最初开始的那几年,为了能及时向专家请教,我常跑去几公里外给北京打长途;为了接专家,更常冒着风雪在机场苦等数小时,被人戏称为“风雨中等待,电话中成长”

Nature:40年来首次证实细胞高效读取生命配方之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区人文社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理解生命的一个基本过程---基于被称作RNA的配方产生蛋白---中填补了一个重 要的缺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ynamics of ribosome scanning and recycling revealed by translat

看大牛医生葛均波是怎样做手术的

即便像葛均波院士这样的大牛医生,也常常在手术中遇到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

人工合成生命的时代要来了?非生命物质创造出生命的神话

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界里,除了单细胞生物、少数低等生物,绝大多数的生物从小到大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规律——由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 就像是父母的精卵结合,产生了受精卵,受精卵开始快速的生长分裂,经历四细胞期、八细胞期后形成桑椹胚,直到胚胎干细胞有了明显的分化进而发育成囊胚,原肠胚,最后发育成一个各器官组织完全的胎儿。等到胎儿出生长大性成熟之后,成熟的个体雌雄交配,又会产生新的受精卵,生命就这样在

公众对现今医学的“四大误会”

误会1:把治疗和治愈联系在一起其实,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疾病有几千种(由于疾病谱的变迁,有些疾病现在已没有了),真正有确凿证据治愈的只有42种。这让我想起在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墓碑上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本身在认识和方法上的局限性是一些医生讳疾忌医的。误会2:所有的病(甚至症状)都需要治疗这或许是观念上的问题,或许是医疗市场的需求,总之,医学发展到今天,附带着太

Nature:大规模研究揭示生命所必需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基因是生命所必需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这些基因的大规模发现,以及它将如何影响对哺乳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9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gh-throughput discovery of novel developmental phenoty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