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英专家呼吁药品应明确标注钠含量

2013-12-05 刘石磊 中国科学报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解热镇痛药、维生素补充剂等药品中钠含量较高,可能增加服用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专家呼吁生产商应明确标注药品中的钠含量,并提示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超过120万英国人的健康状况和服药情况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服用不含钠药物的对照组相比,常服用同类、含钠药物的人群死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解热镇痛药、维生素补充剂等药品中钠含量较高,可能增加服用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专家呼吁生产商应明确标注药品中的钠含量,并提示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超过120万英国人的健康状况和服药情况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服用不含钠药物的对照组相比,常服用同类、含钠药物的人群死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16%,出现高血压的风险更是比对照组高出7倍。【原文下载

这项研究调查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维C片、钙片和锌片等。据介绍,这些药物加入钠成分主要是为了帮助吸收,但往往不会明确标注这一成分。

领导这项研究的临床药理学专家雅各布·乔治说,这些药物十分普遍,甚至有的在超市都能买到,因此有必要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其中的钠含量,并告知消费者可能由此引发的健康风险。医生也应注意评估这一风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谨慎为其开药。

原文出处

George J, Majeed W, Mackenzie IS, Macdonald TM, Wei L.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sodium-containing effervescent, dispersible, and soluble drugs: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BMJ. 2013 Nov 26;【原文下载

作者:刘石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HIV测试中简短的降低风险辅导收效甚微

据发表在10月23/30日这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做快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测试时给予简短的降低风险辅导对在有感染HIV风险的人中减少其随后6个月中的性传播感染(STIs)无效。 在美国,估计大约有110万人感染了HIV。HIV感染的发生率被认为在过去的10年中维持在稳定状态,每年大约新发生5万例感染。在5个感染HIV的人中大约有1人被认为是未经诊断的。根据文章的背景

艾滋病研究突破:庞大的HIV原病毒需更多新药

在抗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道路上,研究人员一直屈居下风。近期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最新成果:他们发现病患体内蛰伏的未激活HIV病毒库比之前想象的要大。这一新发现表明病毒库可能比以前估计的要大60倍,这些病毒是一个重要威胁,因为即使采用了最好的HIV药物治疗后,它们仍然有可

CALC中国专场:点睛中国研究、指明未来方向

关键点1 中国研究或改变临床实践 CTONG 0806研究作为本届WCLC新闻发布会唯一推荐的中国研究,是仅有的2项受推荐的肿瘤内科治疗研究之一,也是继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之后在世界级会议上的再次亮相。该研究首次证明,与吉非替尼相比,培美曲塞二线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无进展生存(PFS)和疾病控制率(D

Nature:科学家设计一种新型血栓抑制分子

整联蛋白是细胞粘附分子,通过双向传输信号来调节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信号作用。“胞质域”与细胞内分子如细胞骨架蛋白talin 和 Gα13相互作用。【原文下载】 在这项研究中,Xiaoping Du及同事发现,信号作用方向可以被talin 和 Gα13 的协调的、相反的“结合波”(binding wave)向具有截然不同识别主题的整联蛋白“胞质域”的相同区域切换和传输。 作者还设计了一种抑制分子

Exp Biol Med:使用新颖的组织工程法成功移植并修复受损骨骼

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王坤正博士与杨佩博士所主持的研究团队发展出了由兔子脂肪干细胞、第一型胶原蛋白与多孔三钙磷酸盐建构骨架的新颖仿生组织,并建立兔体临界大小的骨缺损模式以评估此技术的成效。这个针对骨缺损修复极具潜力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十二月刊的实验生物学暨医学期刊。【原文下载】 虽然骨骼组织具有再生与重塑的能力,但在疾病、创伤或肿瘤移除等临床情况下这些能力通常是有缺损的。每年全球约有八十

Nature:新生儿为什么易发生感染?

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星期,婴儿非常容易发生传播性感染。 这种脆弱性通常被归因于新生儿免疫细胞的内在缺陷,但这项研究提出的证据表明,主体防御系统事实上被新生儿环境内的主动免疫抑制削弱了。 Sing Sing Way及同事发现,在新生小鼠中,一种表达“精氨酸酶-2”的CD71+红血球亚型抑制系统免疫细胞激活,从而针对有可能被新生小鼠突然接触到的共生细菌的菌落形成触发的有害炎症提供保护。同样是这种抑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