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染色质碎裂助力肿瘤耐药

2020-12-26 haibei MedSci原创

通过额外的几轮染色体碎裂,ecDNA的结构进化进一步提高了药物耐受性。原位Hi-C测序显示,ecDNAs优先存在于染色体末端附近,当DNA损伤时,它们会在那里重新整合。

基因扩增首次在对甲氨蝶呤产生耐药性的细胞中被发现,甲氨蝶呤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已被用于治疗癌症超过50年。扩增的DNA可以在被称为double minutes(DMs)的小型循环DNA中被找到,这是染色体外DNA(ecDNA)的一种亚型,其也可以在染色体内同源染色区(HSRs)中被找到。


已有的研究显示,局部染色体扩增通过介导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并通过增加影响抗癌药物疗效的基因的表达,加速了癌症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发展。最近,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文,其对具有化疗耐药性的细胞克隆分离物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发现染色体碎裂是促进循环外染色体DNA(ecDNA)扩增的主要驱动力,该过程依赖于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cs)的催化亚基。

纵向分析表明,通过额外的几轮染色体碎裂,ecDNA的结构进化进一步提高了药物耐受性。原位Hi-C测序显示,ecDNAs优先存在于染色体末端附近,当DNA损伤时,它们会在那里重新整合。
最初在低水平药物选择下形成的染色体内扩增经历了持续的断裂-融合-桥接的循环,产生了长度超过100兆的扩增子,这些扩增子被困在相间桥内,然后破碎,从而产生微核,其包被的ecDNAs是染色体碎裂的底物。
研究人员在获得性耐药或癌基因扩增的人类癌症中发现了与局部基因扩增有关的类似基因组重排谱。因此,其提出,染色体碎裂是加速基因组DNA重排和扩增为ecDNA的主要机制,并能迅速获得对改变的生长条件的耐受性。

 

原始出处:
Ofer Shoshani et al. Chromothripsis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gene amplification in cancer. NATURE 2020.

 

 

 

作者:haib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1-04-04 446993560

    好文章

    0

  2. 2020-12-27 医路顺丰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

    0

  3. 2020-12-26 ms2000001051330459

    学习了,涨知识了!

    0

相关资讯

Nat Gene:染色质重塑异常可能导致膀胱癌

 日前,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染色质重塑异常可能是导致膀胱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为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奠定了遗传学基础。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膀胱癌是常见的肿瘤,每年全世界约有15万人死于膀胱癌。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多发生于 40~70岁之间。膀胱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

Circulation:广泛的染色质重塑会增加心衰的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患者心脏的表观遗传改变有关,然而,心肌细胞的内源性染色质结构目前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旨在分析评估表观遗传学在心脏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本研究在压力负荷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成人心脏组织中进行全基因组染色体构象捕获(Hi-C)和DNA测序。此外,构建心脏特异性敲除CTCF(普遍存在染色质的一种结构蛋白)小鼠模型,研究CTCF蛋

Sci Rep:α-氧化戊二醛能够抑制永生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增殖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慢性泌尿道疾病,可以通过不愉悦的感觉来进行鉴定,比如在没有感染或者其他确定的起因时发生的持续的骨盆疼痛。之前,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和色谱法/质谱分析对来源于IC病人的泌尿样本进行了综合的代谢组分析,并且发现α-氧化戊二醛(α-OG)的水平显著的提高。α-OG是一种三羧酸(TCA)循环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且报道其有抑制永生正常人类膀胱上皮细胞增殖的功能。最近,有研究人员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