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hromb Haemost:绝经后妇女血管舒缩症状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2018-03-05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尽管在发表的研究中血管舒缩症状与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但该研究的发现并不表明血管舒缩症状是VT风险的一个标志。

血管舒缩症状可能是心血管风险变化的标志,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症状是否与静脉血栓形成(VT)的风险有关。近日,血栓和凝血疾病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独立于潜在的解释变量来评估绝经后妇女血管运动症状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与VT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项队列研究纳入了妇女健康倡议(WHI)激素治疗试验(n=24508)和观察性研究(n=87783)的参与者。在基线时,妇女报告了是否有潮热或盗汗,如果有,需要报告严重程度。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了血管舒缩症状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与VT风险之间的关系,调整潜在的变量:年龄、BMI、吸烟状况、种族/种族以及随时间变化的当前激素治疗的使用情况。

在基线时,WHI激素治疗试验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4岁,WHI观察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3岁。在WHI激素治疗试验中,中位数为8.2年的随访期间,522名妇女发生了VT事件。在WHI的观察性研究中,随访7.9年期间,1103名妇女发生了VT事件。在调整后的分析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血管舒缩症状存在(风险比= 0.91 [ 95%可信区间:0.75-1.1 ]在WHI激素治疗试验;风险比= 1.1 [ 95%可信区间:0.99-1.3 ]在WHI观察性研究)或严重程度(重度与轻度相比的风险比= 0.99 [ 95%可信区间:0.53-1.9 ]在WHI激素治疗试验;风险比= 1.3 [ 95%可信区间:0.89-2 ]在WHI观察性研究)与VT发生的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

由此可见,尽管在发表的研究中血管舒缩症状与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但该研究的发现并不表明血管舒缩症状是VT风险的一个标志。

原始出处:


L.B. Harrington,et al. Vasomotor symptoms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venous thromb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8.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th.13993/full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特立帕肽对绝经后女性骨折的预防效果优于利塞膦酸盐

研究认为对于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女性,特立帕肽对新发椎体骨折和临床骨折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利塞膦酸盐

Menopause:绝经后激素治疗与脑血管意外死亡风险

一项最新观察性研究显示,停止绝经后激素治疗(HT)的60岁以下女性1年内心源性及卒中所致死亡风险会增加,但在60岁以上女性中则未见上述风险增加。

JCEM:绝经后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会引起循环微小RNA改变!

由此可见,循环中miRs受特立帕肽和狄诺塞麦治疗的影响具有差异。采用特立帕肽治疗会影响到与Runx-2(miR-33)及DKK-1(miR-133)基因表达相关的miRs相对表达。

Osteoporos Int: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双磷酸盐类“药物假期”增加骨折风险?

2017年12月,发表在《Osteoporos Int》的一项由法国科学家进行的回顾性分析, 考察了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中,双磷酸盐(BPs)类药物假期治疗对临床骨折风险的影响。

JCEM:绝经后妇女高雄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由此可见,绝经后较高的雄激素水平与CVD风险增加无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可能比预期的要好。

Brit J Cancer:绝经后妇女饮酒与雌激素代谢产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此可见,绝经后妇女饮酒量与雌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与雌激素代谢物的浓度无关,提示可能受到MHT和饮酒类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