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haematol:Ropeginterferon alfa-2b对比羟基脲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长期疗效!

2020-02-04 幺儿 MedSci原创

PROUD-PV和CONTINUATION-PV试验旨在比较新型长效型单修饰脯氨酸干扰素Ropeginterferon alfa-2b和羟基脲(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治疗时间超过3年。PROUD-PV及其拓展研究,CONTINUATION-PV,是一项在欧洲48个诊所开展的随机化对照的开放性的3期试验,招募年满18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患者(无细胞减少术治疗史或羟基脲治疗短于3

PROUD-PV和CONTINUATION-PV试验旨在比较新型长效型单修饰脯氨酸干扰素Ropeginterferon alfa-2b和羟基脲(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治疗时间超过3年。

PROUD-PV及其拓展研究,CONTINUATION-PV,是一项在欧洲48个诊所开展的随机化对照的开放性的3期试验,招募年满18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患者(无细胞减少术治疗史或羟基脲治疗短于3年)。将患者按1:1随机分至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每2周皮下注射一次,起始剂量100 μg)和羟基脲组(口服,起始剂量500 mg/日)。一年后,患者或可进入拓展研究,CONTINUATION-PV。PROUD-PV的主要结点是12个月时Ropeginterferon alfa-2b相对于羟基脲的非劣效性;CONTINUATION-PV的共同结点是完全血液学缓解,伴脾脏大小正常化。

2013年9月17日-2015年3月13日,共招募了306位患者。257位被随机分组,每组127人(羟基脲组有3位患者撤出试验),随后171位患者进入CONTINUATION-PV试验。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和羟基脲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布是182.1周和164.5周。在PROUD-PV试验中,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122位患者中有26位(21%)、羟基脲组123位患者中有34位(28%)符合完全血液学缓解伴脾大小正常化的复合主要结点。在CONTINUATION-PV试验中,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和羟基脲组分别有53%(50例)和38%(28例)的患者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和羟基脲组不考虑脾的晚期缓解率为43% vs 46%(PROUD-PV,12个月)和71% vs 51%(CONTINUATION-PV,36个月)。

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有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6%)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羟基脲组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5%)和血小板减少(4%)。Ropeginterferon alfa-2b组和羟基脲组分别有3例(2%)和5例(4%)治疗相关的重度不良反应事件。羟基脲组有一例死亡事件(急性白血病)。

对于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患者,Ropeginterferon alfa-2b可有效诱导血液学缓解;12个月时,血液反应和正常脾脏大小未显示出与羟基脲的非劣效性。但与羟基脲相比,Ropeginterferon alfa-2b在36个月时的缓解率持续增加。考虑到高度持久的血液和分子缓解,及其良好的耐受性,Ropeginterferon alfa-2b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安全的长期治疗方案,且具有不同于羟基脲的特点,或可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新的选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幺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2018 奥地利建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管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V患者主要治疗目标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预防疾病转化。本文主要介绍了PV的流行病学,病理和分子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和治疗。

2018 BSH指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管理

2018年11月,英国血液病学学会(BSH)发布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该指南的前一版于2005年发布,并于2007年进行修订以更新诊断标准。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涉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的诊断路径,危险分层以及治疗等。

欧盟批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治疗药物

PharmaEssentia和AOP Orphan的Besremi(Ropeginterferon Alfa-2b)药物获得欧盟批准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Blood:口服MDM2蛋白拮抗剂Idasanutlin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估

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药物数量有限。John Mascarenhas等研究人员尝试寻找可靶向恶性造血干细胞/祖细胞 (HSC/HPC)的替代药物。已有研究表明MDM2蛋白在PV/ET CD3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上调,暴露于MDM2拮抗剂nutlin中,可诱导激活TP53信号通路,选择性耗竭PV HPC/HSCs。这种抗克隆活性由p53上调介导,并可通过添加干扰素

Blood:JAK2ex13Del驱动致癌转化,与慢性嗜酸性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

JAK2的JH2区域的V617F突变是几种骨髓增生性肿瘤(MPNs)的致癌驱动因素,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在MPNs中也发现了JAK2的其他图标,最显著的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的12号外显子突变。现研究人员报到了一个新的复发性突变,在JAK2的JH2结构域中,缺失了4个氨基酸,并插入了一个可变氨基酸(Leu583-Ala586DelInsSer/Gln/Pro

Blood:JAK2ex13InDel驱动成瘤转化,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关

中心点:一种新的JAK2插入/缺失突变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症有关,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临床实体。JAK2ex13InDel可在配体缺乏的情况下,通过β常见链受体导致组成性激活促进信号转导激活。摘要:Janus激酶2(JAK2)的JH2结构域的V617F突变是几种骨髓增值性肿瘤(MPNs)的致癌驱动突变,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PV)。在MPNs中,还检测到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