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罪魁祸首现身!昼夜节律基因竟是脑癌细胞不死关键!

2018-09-13 Ruthy,Zoe 转化医学网

美国脑肿瘤学会大卫·阿伦斯曾表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耐药性和适应性的癌症之一。

导  读

美国脑肿瘤学会大卫·阿伦斯曾表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耐药性和适应性的癌症之一。其生长速度快、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大多数该病患者在确诊后两年内死亡,尤其是老年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其治疗难题至今仍让肿瘤学研究者捉襟见肘。近日,曙光来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Carilio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文章揭示了GBM细胞“长寿”的机密!昼夜节律基因—CSNK1E,竟然是脑癌细胞“永葆青春”的关键!而这个基因有望成为脑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所谓癌细胞“长寿”,其实就是癌细胞具有源源不断的分裂活力。相较于其他癌症,GBM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可由15-20种不同的细胞组成,在大脑丰富的血管网络支持下,肿瘤细胞得以快速生长,还可以持续地分裂,不断扩散,而复杂的大脑结构让诸多疗法只能望洋兴叹。

因此,要彻底根除GBM,最重要的就是揪出让癌细胞“长寿”的罪魁祸首!只要让癌细胞步入正常生死节律,就有希望全歼癌细胞,告别GBM!

针对对癌细胞“长寿”根源的相关研究倒非首开先河,但此次研究人员首次将目光凝注于GBM的细胞节律问题。

他们认为,脑癌细胞之所以“青春永驻”,最重要的缘由就是它们跳出了正常细胞的生死节律,因而永葆干细胞“无限分裂”的能力。那么,癌细胞是如何逃脱生死关的呢?


CSNK1E在GBM中过表达

这就要归咎于一个昼夜节律基因—CSNK1E了。这个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酪蛋白激酶I蛋白家族的成员,这些蛋白质可参与DNA复制和修复,但在正常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磷酸化昼夜节律蛋白Period家族成员,从而调控细胞正常生长发育节律。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CSNK1E蛋白忙于调控节律,无暇顾及DNA复制和修复,而在GBM中,研究人员发现了CSNK1E的超量表达!富余的蛋白质干嘛去了?跑出折腾DNA了!


CSNK1E对GBM细胞存活至关重要


CSNK1E蛋白调节β-连环蛋白活性和自我更新

富余的CSNK1E蛋白是怎么“勾搭”上DNA复制和修复通路的?那就要提一下“躺着也中枪”的另一个蛋白质—β-连环蛋白。β-连环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细胞核内充当转录因子,可以启动促使细胞分裂的基因。正常细胞走向衰亡时,细胞核外环境中的β-连环蛋白激活信号缺乏,使β-连环蛋白被挡在细胞核外,形成破坏复合物,最终降解。

而GBM中富余的CSNK1E蛋白能够让其从这种破坏复合体中释放出来,调节β-连环蛋白活性和自我更新,并迁移到细胞核中,重新启动细胞分裂基因,促进DNA复制和修复,癌细胞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分裂能力。


IC261通过降解β-连环蛋白诱导GBM细胞死亡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如果能阻断癌细胞中CSNK1E的过表达,就能使细胞核外β-连环蛋白成功降解,让细胞不再无限增殖,走向死亡?

研究人员用CSNK1E抑制剂IC261作用于GBM小鼠模型,发现IC261可强烈抑制GBM的生长,细胞分析显示用药后小鼠细胞核外β-连环蛋白大量降解,GBM细胞大量死亡!也就是说CSNK1E是GBM治疗的有效靶点!


IC261有效阻断GBM干细胞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发现CSNK1E抑制剂还可以有效杀死GBM干细胞!脑癌治疗过程中,只要有几百个GBM干细胞存活,癌症就会复发。

他们指出,CSNK1E可以保证癌症干细胞分裂的有效性,因此,CSNK1E抑制剂可以彻底阻断癌症干细胞分裂,诱导其死亡!也就是说,CSNK1E抑制剂有望彻底杜绝GBM的复发!

这对GBM患者来说无异于拨云见日,毕竟现已有几款CSNK1E抑制剂已上市,同时,这也提出了研制GBM化学抑制剂的可能性。当然,目前该成果只在小鼠实验中获得,故需要更多实验和临床数据加以验证。假以时日,这项成果或有望成为我们告别GBM的希望,我们期待那一日的到来。

原始出处:Robin T. Varghese, Sarah Young, Lily Pham, et al. Casein Kinase 1 Epsilon Regulates Glioblastoma Cell Survival. Scientific Report. 11 September 2018

作者:Ruthy,Zo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8-09-23 1e1e5b26m21(暂无匿称)

    结果驴唇对马嘴……不知道怎么发表的

    0

  2. 2018-09-16 一天没事干

    很好的学习机会

    0

  3. 2018-09-14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PNAS: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机体行为和生理的节律是由生物钟产生的,生物钟是由节律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质形成转录/翻译反馈环(TTFL)形成的。

Nat Commun:丁琛/秦钧/贺福初合作团队利用多维组学手段揭示小鼠肝脏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所谓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进化出的一套适应性生理系统。它广泛影响着生物体的生理状态与行为活动。前期针对哺乳动物多个组织器官的转录组研究也指出,有超过半数的基因转录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昼夜节律影响着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节律紊乱则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机制上,目前普遍认为昼夜节律的调控核心是基于转录因子控制的以转录-翻译为基础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反馈调节网络。

PNAS:上夜班使你的转录组失调

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的错位会导致生理节律的破坏,并可能导致与夜班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发展。然而,这背后的分子基础仍有待阐明。

Hypertension:Dec1和CLOCK通过调节Na+/K+-ATPase的β1亚单位的表达水平调节血压

血压具有昼夜节律,近期有研究表明分子生物钟系统参与调控血压。在生物钟系统,CLOCK(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BMAL1(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异二聚体可增强clock基因的启动子活性,而DEC1(BHLHE40/STRA13/SHARP-2)可通过与clock原件,CACGTG E-box,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CLOCK

J Neurosci:你为什么会失眠?窥视大脑睡眠与清醒之间互作

睡眠是一个自主过程,并非总是在我们直接、自愿的控制之下。醒着或睡着,我们通常归属于两个生物调节基本过程:睡眠稳定(sleep homeostasis),即睡眠压力(sleep pressure);另一个过程被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更广泛的说法也叫生物钟(body clock)。这两个过程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夜间良好的稳定睡眠。

Cell Metabolism:定时吃饭能返老还童?

时间可能真的是一切,至少在涉及到实验鼠饮食时是如此。因为,饲喂时间会影响它们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