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病毒警报阻断癌症

2015-09-01 佚名 生物谷

近日,国外的研究人员利用人类肿瘤细胞和小鼠实验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触发免疫系统的一种“病毒警报”,这可激发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反应。一种越来越有前途的癌症研究的焦点,药物是为了解除癌症细胞避免检测和破坏免疫系统的能力。该内容发表在8月27日的Cell《细胞》杂志上,Johns Hopkins领导的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核心基因组与病毒防御预警系统相关,并且对脱甲基药物5-氮胞苷易感,用相关的

近日,国外的研究人员利用人类肿瘤细胞和小鼠实验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触发免疫系统的一种“病毒警报”,这可激发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反应。一种越来越有前途的癌症研究的焦点,药物是为了解除癌症细胞避免检测和破坏免疫系统的能力。

该内容发表在8月27日的Cell《细胞》杂志上,Johns Hopkins领导的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核心基因组与病毒防御预警系统相关,并且对脱甲基药物5-氮胞苷易感,用相关的化学方法通过这一过程改变它们操控的能力被称为脱甲基作用。

众所周知肿瘤吸纳细胞基因沉默系统,该系统添加微小的甲基团到基因区,从而关闭受影响的基因功能。这种“表观遗传学”控制通常发生在许多基因中,包括那些包含先前暴露到病毒的残余DNA。当移除这些表观遗传控制的基因时,那么病毒装载的基因序列被激活并触发警报免疫系统,警告病毒已经入侵。

“免疫疗法成功的主要障碍是肿瘤阻止免疫系统对癌症的作用,”医学博士Stephen Baylin说,“免疫细胞像一个手无寸铁的军队,它们闲荡,无所事事。然而,某些表观遗传过程,这种病毒防御基因在肿瘤细胞用脱甲基药物可以扭转,使免疫疗法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实验室生长的人类卵巢、结肠及皮肤癌细胞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癌细胞系中,当将细胞暴露于5-氮胞苷中时病毒的防御通路就会开启,一旦通路开启肿瘤细胞就会释放名为干扰素的信号蛋白,进而唤醒免疫系统中的其它抗癌细胞。随后研究人员描绘了病毒防御机制的基因特性,在多个可以获得的肿瘤样本中,研究者就可以利用基因特性来区分高表达和低表达的肿瘤样本,而高表达的肿瘤样本或许会对在不添加5-氮胞苷的情况下会对特定的免疫化疗药物产生反应,而低表达的肿瘤样本则需要表观遗传药物来增强免疫疗法的反应。

通过寻找通路表达及免疫化疗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科学家们重点对来自21名黑色素瘤患者机体肿瘤细胞中的病毒防御通路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这些患者均采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在对易普利姆玛反应较好的8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机体的细胞中均出现了高表达水平的通路,而另外12名病人由于对易普利姆玛反应有效,因此其机体的细胞病毒防御通路的表达水平较低。

最后研究者Katherine Chiappinelli指出,利用5-氮胞苷的疗法可以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干扰素信号,在进行检查点封锁免疫疗法后,患者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增加对癌症的抵御能力。研究者提醒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分析病毒防御通路的警醒策略是否有效,如果这种策略存在治疗潜力,后期研究者或将利用其为基础来开发新型的抗癌疗法。

原文出处:

Katherine B. Chiappinelli7,et al.Inhibiting DNA Methylation Causes an Interferon Response in Cancer via dsRNA Including Endogenous Retroviruses.CELL.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5-09-04 fengzhigu

    有新意!

    0

  2. 2015-09-03 byzh1990

    创新点

    0

相关资讯

新病例出现 埃博拉在利比里亚卷土重来?

利比里亚卫生部门官员6月30日证实,一名利比里亚青年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身亡。这是这一西非国家自5月9日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后出现的首例新病例。利比里亚政府目前已启动应急机制,着手追踪这名死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跨境?】利比里亚卫生部副部长托尔伯特·涅恩斯瓦说,这名17岁的患者来自马吉比郡,去世前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他没有透露这名死者的更多信息,只说医学专家正着手追踪并隔离所有与死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Cell Reports:中国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毒免疫调控新机制

6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孟广勋课题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Reciprocal Regulation between Enterovirus 71 and the NLRP3 Inflammasome”(肠道病毒71型与NLRP3炎症小体的相互调控作用研究)。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重要天然免疫分子NLR

Nature:如何击退HIV病毒?

科学家们已经拥有了很好的武器,可以终结HIV病毒的流行,他们现在只需要为这种武器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使用方案就可以了。 在肯尼亚维多利亚湖的岸边,渔民们正在沙滩上铺开他们的渔网,晾晒一天的劳动成果。在岸边还扎了一排帐篷,帐篷里的医护人员也在铺网,不过这可不是渔网,这是一种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打捞”出最能够彻底消灭HIV病毒的科研之网。 这些医护人员的帐篷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因为附近村子里

Plos Biology:低效力疫苗可能会导致“超级”病毒的出现

美国NIH的科学家以及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联合课题组2015年7月27在《Plos Biology》发文称,效果很弱的疫苗能够增强高致病性病毒的传播。人类与不同的病毒抗争了很多年。从以前的巫医到草药,再到现代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医药的进步挽救了太多人的生命。其中,尤其是疫苗,更是人类的守护神。人类在与很多病毒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在人类抗病毒进化的同时,病毒也在进化。疫苗或者抗病毒药物,就

PNAS:科学家发现新型真菌病毒

由Robert Coutts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真菌病毒。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这种病毒感染烟曲霉菌型真菌,该细菌能引起人类患曲霉病。这种真菌靶向感染肺器官,并且是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这种真菌病毒称为烟曲霉菌-1(AfuTmV-1),是由四条双链核糖核酸(dsRNA)和具有独特序列特征的基因染色体组组成。与几乎所有病

PLoS Pathog:脊髓灰质炎病毒已经清除?别太乐观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脑和脊髓而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这种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许多小儿麻痹症患者会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咽喉痛、恶心和头痛,更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患者瘫痪。在瘫痪的患者中,有5-10%死于呼吸相关性疾病。幸亏有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组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这两种疫苗的研制使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