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复旦大学陈小军/吴小华等合作发现卵巢癌对PARP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新机理

2024-05-28 iNature iNature

该研究证明,PARP1-DOT1L转录轴驱动卵巢癌对PARP抑制剂获得性耐药。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耐药是卵巢癌(OC)的重要挑战。虽然DOT1L在癌症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已得到承认,但其在PARPi耐药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

2024年5月22日,复旦大学陈小军、吴小华及Li Jiajia共同通讯在Molecular Cancer在线发表题为“PARP1-DOT1L transcription axis drives acquired resistance to PARP inhibitor in ovarian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PARP1-DOT1L转录轴驱动卵巢癌对PARP抑制剂获得性耐药。该研究表明,在非BRCA突变的OC细胞中,DOT1L的表达与临床PARPi耐药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PARPi耐药组织中DOT1L表达上调与OC患者生存率降低相关。在机制上,PARP1直接与DOT1L基因启动子结合,独立于其酶活性促进转录。

PARPi处理诱导的PARP1诱捕放大了这种结合,增强了DOT1L的转录并促进了耐药性。测序分析显示,DOT1L通过H3K79me2在PLCG2和ABCB1的转录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证实了PARP1-DOT1L-PLCG2/ABCB1轴是PARPi抗性的关键贡献者。此外,将DOT1L抑制剂与PARPi结合在细胞系来源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CDXs)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Os)中均显示出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DOT1L是O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PARP1DOT1L/H3K79me2-PLCG2/ABCB1轴被认为是PARPi抗性的关键因素。靶向抑制DOT1L是提高OC患者PARPi治疗效果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图片

临床中PARPi耐药的机制包括HR修复的恢复、复制叉稳定性的重新建立、复制叉稳定性的保护、PARP1信号通路的恢复以及药物外排的增加。药物外排依赖于ABC转运蛋白 (ABC)转运体,包括ABCB1 (P-糖蛋白,MDR1)。此外,干细胞和转移相关基因的失调也在耐药中起重要作用。PLCG2(磷脂酶C,γ 2)高的癌症表型具有茎样、促转移的特征,这进一步促进了获得性治疗耐药。因此,这些基因之间无序的基因调控谱对PARPi抗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表观遗传过程可以介导对靶向治疗的耐药性,并代表新的治疗靶点,特别是在缺乏明确的耐药遗传机制的肿瘤中。因此,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FDA已批准或正在进行几种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针对DOT1L/KMT4的抑制剂。DOT1L是一种非SET结构域甲基转移酶,催化H3K79甲基化,参与DNA修复、转录和重组。在白血病和实体肿瘤中,DOT1L已被证明具有肿瘤启动子的细胞功能。值得注意的是,DOT1L是高表达的,在多种癌症的恶性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OC。因此,DOT1L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药物靶点。

图片

DOT1L在PARPi抗性中作用的工作模型(图源自Molecular Cancer 

此外,DOT1L还参与多种肿瘤化疗耐药的调控。例如,Liu等人观察到C/EBPβ通过重编程DOT1L/H3K79甲基化以维持染色质开放状态来增强卵巢癌细胞的铂耐药,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顺铂耐药。最近的另一项研究表明,DOT1L和menin药物抑制剂共同治疗对化疗敏感和难治性OC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累加效应。然而,DOT1L在卵巢癌PARPi耐药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表观遗传修饰子与PARPi治疗方法联合靶向的最佳疗效和具体机制仍有待探索。

该研究确定了DOT1L是PARPi抗性的潜在驱动因素,并发现了DOT1L和PARP1之间的新型串扰,其中PARP1诱导了DOT1L的上调,而不依赖于其催化活性。由于PARPi已被用于治疗癌症患者,这一新发现的活性提出了PARPi诱导的DOT1L活性是否会增加肿瘤进展和耐药性的问题,这可能会减弱PARPi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拓展了PARPi获得性耐药的解释,为临床克服PARPi耐药提供了实验依据。抑制DOT1L联合PARPi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4-02025-8

作者: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Mol Cancer:中南大学龙云铸等团队合作发现ESM1增强卵巢癌中的脂肪酸合成和血管拟态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表明ESM1通过在低氧肿瘤微环境中利用PKM2依赖的warburg效应来增强卵巢癌中的脂肪酸合成和血管拟态。

总生存长达52个月!复旦肿瘤吴小华领衔中国研究,造福更广泛复发卵巢癌患者

该研究表明相比于安慰剂,尼拉帕利可延长中国PSROC患者中位OS,且无论是否为gBRCAm患者,个体化起始剂量的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策略均显示出较好的OS获益趋势。

【热点解读】卵巢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本指南工作组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最新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客观评价卵巢癌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中西医结合诊治

【专家述评】| 2023年度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进展及展望

本文现针对2023年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妇科恶性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

J Nucl Med:新型放射治疗系统可对卵巢癌进行无创诊断和治疗监测

89Zr与177Lu标记的huAR9.6抗体作为卵巢癌诊疗的新型双功能利器,展现出非凡潜力,有望在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Nat. Med:吴小华教授团队发表塞纳帕利作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旨在评估塞纳帕利相对于安慰剂作为一线维持治疗在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安慰剂相比,塞纳帕利作为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