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heum Dis: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事件

2020-01-0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NP事件最常发生在SLE诊断期间。尽管大多数事件可以消失,但其与HRQoL降低和死亡率升高相关。

这项研究使用可逆的多状态模型,在一个国际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初始队列中,前瞻性分析了神经精神(NP)事件的归因、结局及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关联。

SLE和非SLE病因引起的19NP事件进行年度评估,衡量医师确定的结局和患者HRQoL(简表(SF-36评分)。使用时间-事件分析和多状态建模检查了起病、复发和NP状态间的过渡。

955/1827例患者(52.3%)发生了NP事件,而592/1910个特异事件(31.0%)归因于SLE。与此后相比,随访头2年内SLE NP事件的相对风险(95CI)为6.164.967.66),而非SLE NP事件的风险为4.664.015.43)。初次评估时未发生SLE NP事件的患者10年时无事件发生的概率为74%。对于非SLE NP事件,概率估算为48%。大多数NP事件在10年内消失了,但是SLE所致NP事件的患者(16%)死亡率高于无NPSLE事件患者(6%),而非SLE NP事件患者的死亡率(7%)与未发生非SLE事件的患者(6%)相当。NP事件患者的SF-36总评分低于无NP事件和NP状态缓解的患者(p<0.001)。

NP事件最常发生在SLE诊断期间。尽管大多数事件可以消失,但其与HRQoL降低和死亡率升高相关。多状态建模非常适用于评估SLE中的NP事件。

原始出处:

John G Hanly. Neuropsychiatric event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outcomes in an international inception cohort using a multistate model approach. Ann Rheum Dis. 08 January 202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葛兰素史克的贝利木单抗Benlysta治疗狼疮销量增加,2020年将向FDA申请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Benlysta(贝利木单抗)长期以来一直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领域唯一生物制剂。但是随着竞争者的涌入,GSK希望将Benlysta带入另一个尚未尝试的适应症--狼疮性肾炎,可以帮助该药物达到重磅炸弹的门槛。

NEJM:anifrolumab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研究认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anifrolumab治疗后应答率高于安慰剂,在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改善皮肤病严重程度方面有显著效果

Clinica Chimica Acta: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多系统疾病。目前的诊断仍主要基于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复杂标准。此外,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缺乏也对诊断提出了挑战。

J Rheumatol: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可识别有活动性升高和心血管合并症风险的SLE患者

SLE患者的NET水平升高,并与IC驱动疾病有关。NET水平在识别有活动性疾病和/或严重疾病风险的患者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9年EULAR/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解读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近日在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和风湿病与关节炎(Arthritis Rheumatol)杂志上正式发布了最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提出后经过为期2年的临床验证显示了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相较于1997年ACR标准和2012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临床协助组(SLICC)分类标准,新标准运用了更加严谨的

Ann Rheum Dis:IFN-K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IFN-K诱导抗IFN-α2b抗体的中和,明显减少IFN基因标记,并且安全性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