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 Med: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ICU死亡率研究

2016-10-15 MedSci MedSci原创

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住ICU期间的住院死亡率。次要目的是确定与劣质结局相关的临床特征,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标准化死亡率变化。 数据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症监护学会成人患者结局和资源评估数据库中心。所有可用的记录的期限为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 研究纳入了113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总病死

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住ICU期间的住院死亡率。次要目的是确定与劣质结局相关的临床特征,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标准化死亡率变化。

数据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症监护学会成人患者结局和资源评估数据库中心。所有可用的记录的期限为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

研究纳入了113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总病死率为29.2%,从2000年的35.4%下降到2015年的27.2%(P = 0.01)。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更低的住院生存率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非手术住院、机械通气、更高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更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2004年以前入院(p < 0.05)。

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调整后住院死亡率风险更高(OR, 1.89 [95% CI, 1.79-2.00])。利用最近5年的数据(2010-2014年),其中三个中心比预期有更高的标准化死亡率,4个中心(包括最大的两个中心)比预期有更低的标准化死亡率。

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ICU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很高,2003年以前入院并不影响院内死亡率。不同中心之间的死亡率差异较大。这些都意味着,急切需要为患者多方面的关键护理提供系统性评估。

原始出处:


Udy, Andrew A.et 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 Multicenter Cohort Analysis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Over 15 Years.Critical Care Medicine. October 3,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吸烟增加民众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属于卒中的一种表现类型,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如瘫痪、昏迷和死亡。 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性交等情况下突发性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发病前有头痛、头晕、视力改

Stroke:头痛早期,脑CT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较高

背景:新的证据表明早期脑部电脑断层扫描(CT)高灵敏度带来的问题,即CT诊断阴性后,必须进行腰椎穿刺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SAH)。研究者旨在确定头痛开始6小时内脑CT排除SAH的敏感性。方法:对Ovid MEDLINE, Ovid EMBASE, Web of Science和Scopus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纳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的患者,在症状开始6小时内使用

Neurology:戒烟可降低民众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芬兰实行的国家烟草政策似乎从根本上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 既往研究人员认为,在芬兰每年约有1000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大多数人为成年人。一半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压突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极高。吸烟是导致SAH的主要风险因素。 芬兰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5年来(1998-2012年)民众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

2016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发布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中显示,aS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芬兰和日本aSAH年发病率可分别高达22.5/10万与27.0/10万;我国北京地区aSAH的年发病率为 

2015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发布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

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抗风湿病药物的全新英国推荐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3):182-191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