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抓“凶” 细菌哪里逃?

2018-07-04 李丁 检验医学网

看到下面的图片,不知您想到什么?药水?饮料?试剂?它其实是微生物培养常用的血培养,顾名思义,就是把患者血液进行培养检测,看看有没有引起疾病的“凶手”——可疑感染的病原菌,以便更准确的用药治疗。血培养呢,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抽血放入瓶子中由仪器培养细菌;说复杂也复杂,由于血培养一次用血量多(20-40ml),培养时间长,因此最理想的当然是用最少的血、最快的速度检出病原菌。要想事半功倍,当然需要有“小窍


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  李丁

看到下面的图片,不知您想到什么?药水?饮料?试剂?它其实是微生物培养常用的血培养,顾名思义,就是把患者血液进行培养检测,看看有没有引起疾病的“凶手”——可疑感染的病原菌,以便更准确的用药治疗。血培养呢,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抽血放入瓶子中由仪器培养细菌;说复杂也复杂,由于血培养一次用血量多(20-40ml),培养时间长,因此最理想的当然是用最少的血、最快的速度检出病原菌。要想事半功倍,当然需要有“小窍门”——那就是要在最佳的时间抽取血液送检。什么是最佳的时间呢?下面听小编娓娓道来:

1

当然是感染症状最为明显的时刻,感染表征离不开“红、肿、热、痛”,而发热是血流感染最普遍的症状,因此,出现发热,尤其是大于38℃的高热,是送检血培养的指征,但抽血的时刻应选择在患者体温上升期,也就是出现发冷、寒颤时,因为这时血液中的微生物正处于活跃状态,如果体温已经上升到峰值,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是一种抑制,再抽血反而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2

但仅仅发热是感染的表征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有时重症感染体温不升反降,因此,如果患者体温小于36℃也是送检血培养的良好时机。

3

此外,感染还会造成低血压,皮肤黏膜瘀斑,儿童和老人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昏迷等,这时都应该高度怀疑血流感染的存在,应及时送检血培养。

4

虽然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绝不是仅在怀疑血流感染时才需要送检血培养,因为人体中每一处微小的部位都有血液的滋养,身体脏器甚至表皮感染的微生物都可能入血,产生菌血症,血培养结果可以反映身体脏器尤其是血流丰富脏器的感染情况,因此,在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等情况时,感染部位的标本不易留取如脑脊液,或痰、尿等标本易受定植菌污染,不能反映真实的感染症状,这是就需要血培养来帮忙,抓出元凶,找到真正的致病菌,帮助临床制定治疗策略。

5

最后,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多数可能是血液病患者,或长期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也应定期检测血培养,因为这类患者极易感染,且预后极差,出现感染症状后再送检血培养可能就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当您掌握了血培养送检最佳时间的小窍门,就能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保驾护航。

作者:李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1. 2018-07-20 1771ae4158m

    学习一下很不错

    0

  2. 2018-07-11 1771ae4158m

    学习一下.很不错

    0

  3. 2018-07-08 txqjm

    谢谢了.学习

    0

  4. 2018-07-07 1771ae4158m

    学习一下很不错

    0

  5. 2018-07-05 哈哈869

    学了

    0

相关资讯

Nat Cell Biol:北京大学系统揭示人类消化道细胞发育图谱 定义40种重要细胞类型 对胃癌等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据《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近日报道,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从单细胞分辨率和全转录组水平,系统揭示了4种消化道器官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信号调控机制,以及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精准发育路径和基因表达特征,对消化道生物学研究及相关癌症治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J Endod:XP-endo Shaper和Reciproc器械可以减少细菌和硬组织碎屑的推出及根管内细菌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万用分析法比较经XP-endo Shaper (FKG Dentaire, La Chaux-de-Fonds, Switzerland)或Reciproc (VDW, Munich, Germany)器械根管预备后的细菌和硬组织残余推出根尖孔的水平及减少根管内细菌的差异。

Int J Biol Macromol:壳聚糖纳米颗粒可抑制全口义齿表面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全口义齿上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牙科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细菌和真菌在义齿组织调节剂的弹性衬垫表面上生长。然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向组织调节剂中添加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的纳米颗粒来解决。 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培养后,将得到的悬浮液分别温育24和48小时。在培养条件下用含有壳聚糖纳米颗粒的组织调理剂进行。使用分光光度计评估培养基中测量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壳聚糖纳米粒子在24和48小时

Nature:气势磅礴!中国很大出生队列研究硕果累累,引国际“围观”

广州市出生队列研究于2010年开始着手筹建,2012年正式启动,同年招募了约3.3万对母婴。6年后,这项覆盖数万名母婴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制定改善儿童和妇女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Immunity:细菌帮助肠道保持健康的细胞机制

《Immunity》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细菌或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平衡免疫反应、保护肠道免受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侵袭。这项研究提示,操纵微生物限制肠道免疫应答可能对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具有潜在治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