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可视化预防研究

2018-12-04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颈动脉超声图像检查有助于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人群的疾病预防

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超声图像对于初级保健过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效果。

40、50、60岁,存在一个或多个常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患者参与研究,接受临床血液取样和超声检查以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形成。患者随机接受颈动脉超声图像以及随访护理或对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年后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和欧洲冠状动脉风险评估(SCORE)。

3532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1783人接受对照,1749人参与干预,3175人完成1年随访。1年后,组间FRS和SCORE得分差异显著。干预组FRS得分下降0.58分,对照组上升0.35分;干预组SCORE得分上升0.13分,对照组上升0.27分。

研究认为颈动脉超声图像检查有助于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人群的疾病预防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9-09-09 howi
  2. 2018-12-15 荒郊野树

    饿了热了热角色啊

    0

相关资讯

J Clin Invest: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2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巨噬细胞主要通过摄取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形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内膜从而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Circulation:巨噬细胞的Dicer通过调节线粒体氧化代谢抵制动脉粥样硬化

依赖线粒体氧化代谢的巨噬细胞激活在炎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巨噬细胞需处理大量来自被吞噬的修饰的脂蛋白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虽有多种microRNAs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但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microRNA生成酶Dicer在巨噬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为评估Dicer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采用高脂膳食饲养有/无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Dicer的Apoe-/

JAHA:PCSK9i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使用

FOURIER 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逐渐减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9抑制剂(PCSK9i )在临床上应用的合理性和对临床预后与预算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240万加拿大40-85岁的居民,其中5.3%曾有过ASCVD病史,研究者估计约2.7%的普通人群和51.9%的ASCVD患者是适合接受PCSK9i 治疗的,接受了PC

对抗动脉粥样硬化 试试声动力学方法?

利用声动力学疗法可以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即脂质)的流出速率,从根源上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缩减和消退。

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隐形杀手

提起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很多人第一印象:不就是关节痛吗?不错,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骨质的进行性破坏以及关节功能损伤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关节的肿痛及晨僵。所以,临床上许多患者难免有这样的疑问:我关节不肿不痛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服药?殊不知,类风关除了关节症状外,还伴随隐形杀手---动脉粥样硬化!其动脉粥样硬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关节症状的危害。

Circulatio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死亡率的相关性不会因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而改变

对于低风险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CVD)和冠心病死亡率存在怎样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现研究人员在一个大规模的低十年风险队列中,尝试明确各种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阈值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死亡率的长期相关性。本研究纳入CCLS研究中无CVD或糖尿病病史的、十年动脉粥样硬化CVD事件风险低(<7.5%)的受试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