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活检可发现早期肝癌

2019-03-12 田晓航 新华网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游离DNA突变和蛋白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现早期肝癌。这项技术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后,有望建立更加便捷、无创、标准化的肝癌早期筛查方案。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日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游离DNA突变和蛋白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现早期肝癌。这项技术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后,有望建立更加便捷、无创、标准化的肝癌早期筛查方案。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日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这项研究成果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与泛生子基因公司合作完成。论文作者之一、泛生子基因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思振介绍,这项技术方法在本次研究中能够发现小于3厘米的早期肝癌。研究人员通过抽取外周血获取其中的细胞游离DNA突变和蛋白标志物信息,对331例甲胎蛋白和B超检测结果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筛查,检出24例阳性者,且在后续6至8个月追踪随访中,发现其中4例罹患肝癌。剩余307例阴性者,随访期内无一发现肝癌。

“癌症早筛对于科学实验的设计及其研究技术来说,是极具挑战的。此次研究对无症状的331例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在这个队列实现了100%的灵敏度、94%的特异性和17%的阳性预测值。”论文作者之一、泛生子基因公司首席科学家阎海说,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使用此技术,通过多中心、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人群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优化筛查技术和方法。

王思振表示,此项技术有望应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等高危人群的肝癌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原始出处;

作者:田晓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9-09-27 drwjr
  2. 2019-04-15 zwjnj2

    认真的学习努力哦学习

    0

相关资讯

Hepatology:与单纯HCV感染者相比,HIV/HC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不再具有更高的肝癌或晚期肝病风险

HIV感染被普遍认为是HCV患者肝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然而,由于cART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使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治疗的机会增加,这种情况是否仍然存在尚不清楚。

J Clin Virol:HBeAg 的血清学检测性能特点的评估

HBeAg被视为HBV大量复制的标志。目前,市面上的HBeAg检测方法的性能特点尚未确定,因此,尚不清楚HBeAg检测的缺失是由于检测敏感度,还是由于HBV基核启动子和核前突变所致。

BMC Gastroenterol:替诺福韦酯预防HBV母婴传播安全有效

在HBV感染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是导致HBV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强效、高耐药屏障的替诺福韦酯(TDF)为妊娠B级抗HBV药物。

决定乙肝治疗是否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分析大全

原先的干扰素和NA类药物试验以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终点来评估有效性,而更近期的试验已经专注于病毒学和血清学终点,因为这些终点已经显示出跟临床结局的改善有相关性。

意料之外!“乙肝携带者” 怎么成了肝硬化?

本文是医生提供的一则病例:患者以前一直是乙肝携带者,每年都常规检查,医生甚至都认为不需要治疗的情况,结果就偏偏在这一次查出了肝硬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JAMA Oncol:降低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 替诺福韦or恩替卡韦更给力?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肝细胞癌(HCC)和肝硬化最重要的元凶之一,阻止或延缓HCC和肝硬化的发生,则是CHB最重要的治疗目的。2018年9月,韩国学者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韩国全国队列研究,比较了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和肝硬化风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