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 Cance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PD1抑制剂对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降期以及手术切除率疗效评估

2021-05-20 yd2015 MedSci原创

TKI联合抗PD1治疗为初始不可切除HCC转化为可切除HCC的一种可选择策略。

我国是肝癌大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占恶性肿瘤前位。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的最常见类型。对于不可手术或晚期HCC来说,目前的治疗为系统性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以及PD1抑制剂已证实在此类患者中起到作用。比如有研究报道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6%和54.2%。但是,应用这种联合策略对初始不可切除HCC进行转化治疗的疗效尚不明了。对此,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回顾性的评估了TKI联合抗PD1治疗对初始不可切除HCC的降期和手术率,研究成果发表在了Liver Cancer杂志上。

该研究回顾性收集一线应用TKI和PD1抑制剂的初始不可切除HCC患者。每2个月±2周进行影像学检查,RECIST v1.1标准进行评估。可切除标准:(1) R0 切除,有足够的剩余肝组织和肝功能; (2)肝内病灶获得部分缓解或稳定至少持续2个月; (3) 没有严重或持续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4) 没有肝切除术禁忌症。

                  研究框架

研究最终纳入了63例患者。使用的TKI有仑伐替尼(8 mg/day)或阿帕替尼(250 mg/day);PD1抑制剂有nivolumab 3 mg/kg, or camrelizumab 200 mg, every 2 weeks or pembrolizumab 200 mg, or sintilimab 200 mg, every 3 weeks。

联合治疗后,在中位3个月(range: 2.4–8.3 months)时有10例(15.9%)患者进行了R0切除。2例患者评估达到部分缓解(PR)并且评估为可切除,但没有进行手术。其中1例为伴有未解决的PD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I级心肌炎),1例为拒接手术。基线分析时,这10个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2岁 (范围:44–72),肿瘤中位大小为9.3 cm,其中7例患者巴塞罗那分期(BCLC)为C期,2例为BCLC B期,1例为BCLC A期。

            手术和未手术患者的特征

手术前,其中6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3例到达稳定(SD),1例肝内病灶SD,但在右侧肾上腺出现一个新的转移灶。

            10例接受R0切除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疗效

其中6例患者(60%)病理完全缓解(pCR)。1例患者在手术后2.4个月死于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对剩余9例患者进行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 (range: 7.8–15.9 months),8例患者仍然存活没有复发,1例出现复发。 这10例患者联合至治疗12个月的生存率为90.0% (standarderror, 9.5%), 以及12个月术后无疾病生存比例为80.0% (standard error, 12.6%)。

        9例手术仍然存活患者治疗前和术前影像学对比

综上,TKI联合抗PD1治疗为初始不可切除HCC转化为可切除HCC的一种可选择策略。但是该研究中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随访时间较短,长期生存获益尚不明确,第二,联合治疗药物不统一,无法确认哪一种疗效最佳。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此类患者的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Xiao-Dong Zhu, Cheng Huang, Ying-Hao Shen, et al. Downstaging and Resection of Initially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nd Anti-PD-1 Antibody Combinations. Liver Cancer. 2021. DOI: 10.1159/000514313.

作者:yd2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

病人男,55岁,于4年前体检B超发现脾占位,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黑便、发热寒战等症状。自发现脾病变以来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著变。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输血史及食物过敏史。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报告

病人男性,36岁。因体检(腹部超声)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1个月于2016-11-08就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二便正常,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Blood:滤泡性淋巴瘤采用本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早期病程进展提示高转化风险

虽然本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作为前线疗法广泛用于晚期滤泡性淋巴瘤(FL),但对早期进展或组织学转化的风险知之甚少。研究人员对296例以BR疗法+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晚期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Plos Biol:骨髓,或是生育问题的关键!

9月12日,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女性的骨髓可能是决定其开始和维持妊娠的能力的关键。当卵子受精时,干细胞离开骨髓并通过血液流到子宫,然后它们帮助转化子宫内膜以进行植入。如果没有经历这一必要转化,胚胎就无法成功植入,身体将终止妊娠。

连接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助力肿瘤免疫治疗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免疫治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带来巨大突破,2018年纳武利尤单抗在国内的上市也开启了中国的免疫治疗时代。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诸如优势人群选择、不良反应管理等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诸多免疫治疗研究领域的中外大咖,旨在推动免疫治疗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的发展,从而使免疫治疗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探索篇聚焦肿瘤临床科研的

Oncogenesis:长期接触镉能够诱导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了镉(Cd)是前列腺癌的一种诱发因素,但是Cd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确定了是否Cd接触能够恶性转化BPH1细胞以及探索了潜在的机制。研究通过RNA测序解析了与BPH1转化有关的分子信号,并发现Cd能够诱导小脑锌指2(ZIC2)在BPH1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了Cd接触能够增加ZIC2在Cd转化的BPH1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反过来促进非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