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是三代TKI 帕纳替尼诱发的心血管毒性的潜在机制

2019-04-02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Ponatinib(帕纳替尼)治疗可导致VWF介导的血小板粘附至微血管内皮。帕纳替尼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可减少节段性LV功能障碍。摘要: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帕纳替尼可有效治疗耐药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一直被高发生率的急性缺血性事件所困扰。帕纳替尼治疗导致急性缺血性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Yllka Latifi等人推测帕纳替尼可引起内皮细胞性血管病变,包括内皮相关的血管假性血友

中心点:

Ponatinib(帕纳替尼)治疗可导致VWF介导的血小板粘附至微血管内皮。

帕纳替尼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可减少节段性LV功能障碍。

摘要:

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帕纳替尼可有效治疗耐药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一直被高发生率的急性缺血性事件所困扰。帕纳替尼治疗导致急性缺血性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

Yllka Latifi等人推测帕纳替尼可引起内皮细胞性血管病变,包括内皮相关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过多和继发性的血小板粘附。对以西方膳食喂养的野生型小鼠和ApoE-/-小鼠进行对比度增强的超声分子成像,检测胸主动脉的VWF A1结构域和糖蛋白-Ibα以量化内皮细胞相关的VWF和血小板黏附。

采用帕纳替尼治疗野生型小鼠7天后,内皮细胞相关的VWF和血小板黏附的胸主动脉成像信号比虚假治疗组小鼠的高出5-6倍(p<0.001),而达沙替尼治疗的小鼠无此效应。对于ApoE-/-小鼠,采用帕纳替尼治疗后的胸主动脉VWF和血小板信号强度比虚假治疗小鼠的高出2-4倍(p<0.05),同时显著高于以帕纳替尼治疗的野生型小鼠的(p<0.05)。

N-乙酰半胱氨酸可明显减低帕纳替尼治疗的小鼠的血小板和VWF信号,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ADAMTS13处理时可完全消除血小板和VWF信号。帕纳替尼可导致33% 野生型小鼠和45% ApoE-/-小鼠出现节段性的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并伴随相应的斑片状灌注异常;但冠状动脉造影时未见异常。与此相反,研究人员通过免疫组化和血管内显微镜观察血小板聚集,和与内皮细胞/白细胞相关的网状结构时,发现了一种整体性的微血管病变。

本研究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TKI帕纳替尼导致的血管毒性形式,包括VWF介导的血小板粘附和继发性微血管病变,导致缺血性室壁运动异常。可通过已知的减小VWF多聚体大小的干预措施缓解帕纳替尼导致的血管毒性。

原始出处:

Yllka Latifi, et al.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as a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from the BCR-ABL1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ponatinib. Blood 2019 :blood-2018-10-881557;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10-88155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 Oncol:Lorlatinib治疗ALK或ROS1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

大多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或ROS原癌基因1(ROS1)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敏感,但总是出现耐药,这种耐药在中枢神经系统更常见。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可透过脑内的新的强有力选择性ALK和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临床前研究显示对大多数已知耐药突变有效,本研究旨在在晚期ALK阳性或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分析劳拉替尼(Lo

[WCLC2017]大咖圆桌会:多学科专家共话肺癌EGFR TKI靶向治疗热点

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10月15~18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接受采访。四位专家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内、外科和分子病理,从多个视角分享了本次参加WCLC的感受,并对大家关心的肺癌EGFR TKI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代TKI浙江医保落地,众专家话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作为社会一大公共卫生问题,长久以来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进展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业内倡导精准治疗、规范化治疗,国家将以易瑞沙为代表的靶向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并在浙江落地执行,这些事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和管理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肿瘤资讯就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肺癌规范化全程管理、医保政策等方面采访了李鸿伟、杜开齐、徐文震、李红晨专家。

Lancet Oncol: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停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先决条件及对疾病控制的影响

研究认为对于实现深入治疗响应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主要致病分子标志物无响应率较高,可以停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特别是那些处于长期深入治疗响应的人群,可有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

CLIN CANCER RES:MERTK抑制剂联合EGFR 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超过60%表达野生型EGFR(wtEGFR)。然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大多数wtEGFR肿瘤患者中作用有限。MERTK酪氨酸激是NSCLC的潜在治疗靶点,MRX-2843是一种新型MERTK选择性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性。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MERTK和EGFR抑制

Radiology:耐受EGFR-TK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EGFR-TKI治疗耐受的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和CT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