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高原缺氧环境下更为长寿

2016-09-13 马骞 中国新闻网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在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缺氧环境下无论实验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均表现得更为长寿。这或许也是藏族人群长寿的诱因。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然而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在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缺氧环境下无论实验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均表现得更为长寿。这或许也是藏族人群长寿的诱因。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然而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究团队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利用各种群体遗传学方法揭示了青藏高原家养动物,如藏獒、藏鸡等的高原适应性遗传机制,鉴定出一批以缺氧诱导通路为代表的高原适应候选基因,为藏獒的品种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发现藏鸡分成两个独立群体,并各自进化出以钙离子信号通路为代表的潜在高原适应机制,为藏鸡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提供了重要遗传信息。

近期,研究人员对缺氧环境下藏族人群的长寿遗传基础进行了探讨。无论是实验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在缺氧环境下均表现得更为长寿。然而在普遍认识中,藏族人群寿命却比平原地区人群寿命短得多,这一悖论一直未解。

“通过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发现藏族人群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确实显著低于汉族人群,这可能与青藏高原恶劣的生活环境、落后的医疗资源有关。然而,通过对不同类型参数的评估,我们发现西藏地区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比率较平原汉族高,且西藏地区老人的相对死亡率要低于平原汉族老人。”张亚平表示,这与在另一高海拔人群安第斯山土著居民中发现的“长寿村”遥相呼应。这一高寿特征很可能源自遗传差异:与衰老相关的基因无论是在藏族人群还是青藏高原家养动物中均表现出快速进化,并进一步证实这些衰老基因在高原家养动物和平原家养动物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且表达差异的改变与人类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显著负相关,故而提示缺氧环境很可能是藏族人群长寿的诱因。

原始出处:


Yan Li, Ming-Shan Wang, Newton O Otecko, Wen Wang, Peng Shi, Dong-Dong Wu and Ya-Ping Zhang. Hypoxia potentially promotes Tibetan longevity. Cell Re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eptember 9, 2016; doi:10.1038/cr.2016.105

作者:马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enes Dev:β细胞缺氧可能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β细胞是胰腺中负责胰岛素生产的细胞,糖尿病会使这种细胞受到损害。日前,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缺氧条件会使成熟的β细胞去分化,失去生产胰岛素的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文章指出某些糖尿病可能是由于β细胞缺氧引起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选择性地去除了β细胞中的VHL基因。结果,这些β细胞中的胰岛素生产剧烈减少,小鼠也慢慢发展出相当于二型糖尿病的生理

ASCO 2014:18F-FETNIM PET/CT可无创性评估脑胶质瘤的缺氧程度

摘要号:11100 第一作者:胡曼,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标题:18F-氟赤式硝基咪唑 (18F-FETNIM) PET/CT测定的缺氧程度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缺氧是人脑胶质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PET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方法来区分个体肿瘤生物学,并相应的修改治疗方案。PET示踪剂的发展为评估人类肿瘤的缺氧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

NEJM:低温对新生儿围产期缺氧有长期保护作用(TOBY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面临脑损伤风险的新生儿进行低温治疗,能够获得长期的保护性效果。如果在围产期胎盘或脐带出现问题,就会使胎儿出现缺氧。在英国,每年大约有七十五万新生儿遇到这种情况,并可能因此患上严重的脑损伤。此前有研究显示,降低缺氧新生儿的体温,有助于避免这种脑损伤的出现。据悉,这种低温治疗的保护效果可以一直持续到患儿蹒跚学步的时期(大约18个月),不过当时还不清楚这些

AHA 2014:缺氧和低血压对外伤性脑损伤有协同负面效应

AHA 2014科学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院前缺氧和低血压可对外伤性脑损伤(TBI)患者产生协同负面效应,导致死亡风险相对于单一因素显著升高3倍以上。14 此项研究共纳入9194例中重度TBI患者,并以氧饱和度<90%定义缺氧,以收缩压<90 mmHg定义低血压。对年龄、性别、种族、付款来源和创伤治疗中心等混淆因素进行校正之后,利用比值比(OR)评估死亡率与缺氧和/或低血压之间

如何利用肿瘤缺氧微环境杀死肿瘤?

肿瘤组织内,肿瘤细胞失控性生长和增殖消耗大量的营养和氧气,其内部不能及时、有效的建立新生血管网,或新生血管网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存在暂时性封闭或“盲端”;并且通透性较高,液体外渗至组织间隙导致血流黏滞阻力增加。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赖于充分的氧气和能量供应。在供氧量正常的组织中,细胞的能量来源约90%依赖于线粒体的有氧氧化,仅有10%来源于葡萄糖酵解,因为后者的能量产生效率较低(仅为有氧氧化

Cancer Cell:为什么缺氧微环境反而让肿瘤变得穷凶极恶?

图片摘自:londoncannabisclub.com 肿瘤之所以难以治疗,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会不断适应其所处的不良环境,缺氧就是其中一种不良环境,其会削弱肿瘤的功能,但相反,恶性肿瘤细胞往往能够进行补偿过程并且驱动后期更加恶性疾病行为的发生。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达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